设护学岗校车公交化……惠州多方联动纾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增设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警家校护学岗、校车公交化……
多方联动纾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每到上学放学时段,几乎每所学校门前都有这样的场景:翘首等待的家长、随意停放的电动车、见缝就停的私家车、人行横道被占用、禁止违停的路标被忽视……孩子们走出校园后,道路瞬间拥堵,家长和孩子在车流中穿行。校门口的拥堵不但让学校和家长忧心,路过的市民也苦不堪言。

  校园周边道路“肠梗阻”不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还影响城市形象,市教育局一直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将其纳入为民办实事重点事项清单,还积极联动公安交警部门,因地制宜,采取增设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警家校护学岗、校车公交化等举措,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这些举措的成效如何?让市民体验官来和大家分享吧。

  体验场景1

多方协力缓解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

  体验官:市民吴于珠

  体验地点:市第二小学

  时间:10月21日17∶05

  孩子的交通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作为父母,我们非常重视。我家孩子在惠州市第二小学上学,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学校位于老城区,和惠阳高级中学相邻,两所学校门前的道路都只有两车道,每到上学放学高峰期,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形势就十分严峻。

  学校采用了分流引导的方式缓解上学放学交通压力,一、二、三年级学生从北门出,四、五、六年级学生从西门出。我和孩子的爸爸工作比较忙,一般是老人家骑自行车接送孩子。学校门前道路窄,以前道路没有划定禁停区,很多家长的电动车、自行车就直接放在校门口。马路中间也没有道路隔离带,一放学孩子们出来后,校门口的交通就异常拥堵。再加上旁边的工地在施工,孩子们穿行在电动车、私家车甚至大货车之间,安全隐患特别大。

  这个情况在今年得到有效缓解,学校联合教育部门、交警部门、家委会等相关人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经过实地调研、听取多方意见后,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解决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

学校外侧有电动车指定停放的格子。

  大概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明显感觉到学校门口的交通状况有了好转,大门口重新规划了斑马线、禁停区,马路上安装了道路隔离带,小塘下路段停车格被撤除;学校北门过道设置了电动车、自行车停车格,并实行单向通行;北门通道安装了安全防护栏,设置学生接送车专道,实行等候区人车分流;学校与附近工地施工方沟通,在上学放学期间大货车不经过学校;学校在北门通道的墙上张贴了每个班级的班牌,放学后老师会把学生带到指定的班级等候区,家长按照班牌接孩子更有秩序;为照顾来接送孩子的老人,学校还在北门通道设置了休息座椅。 

家长主动参加护学岗在学校门口协助维护交通秩序。

  另一个亮点是家长志愿护学岗。如今,每天上学、放学时段,两个校门口门前都有身着马甲、拿着小红旗的家长帮忙指挥交通,家长们大多是自愿报名参与的。

  学校也在持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微信、至易通、教师例会等对学生和家长反复宣传,提升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

  如今学校周边道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每天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都有行政值班老师、保安人员、家长志愿者、交警在现场,大家同心协力劝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交通秩序,家长们也更加放心了。

  ◆画外音

  全市已完成251处堵点排查整治

  市第二小学校交通整治只是我市集中治堵的一个缩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全面摸排、找准堵点、一点一策”的原则,该局会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惠城区教育局等部门,对惠城中心区学校(幼儿园)交通拥堵情况开展调研。

整改后的惠州市第二小学侧门。

  今年9月17日,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校园交通环境整治净化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9月26日召开全市校园交通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推进落实“八个一”措施(即召开一次交通安全专题会议、组织一次交通安全宣教活动、集中开展一次校园交通安全执法整治、召开一次专题家长会、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课、建立一个联合劝导机制、明确一个交通文明奖惩纪律、开展一轮校园及周边交通环境大整治)。

  截至目前,针对惠城区排查出的14处校园周边主要堵点,交警部门、属地政府、有关学校(幼儿园)等已联合制定相关方案,目前已完成11处堵点治理,另有3处正在推进中。各县(区)参照市里部署和惠城区的做法,已完成251处堵点排查整治。

  惠州市还全面推行校园交通标准化建设,全市各级各校与交警部门协调配合,规范完善限速标志、减速设施、学生过街通道和临时停车位等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校门口设置护畅区及接送学生机动车道,全市已完成135所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标识整治工作。

  体验场景2

校车服务解决家长接送孩子上学难题

  体验官:市民尹蓓

  体验地点: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

  时间:10月22日10∶25

  我是东江校车的照管员,从事该行业已经快6年了,孩子们有的叫我阿姨,有的叫我老师,不管叫什么,我的职责都没有变,那就是保障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我们的校车实行公交化运营,固定时间、线路,独立承担安全风险,分担学校管理负担,极大地方便了孩子和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门前的交通拥堵。 

学生上学放学坐校车更加安全。

  我们跟车照管员都要按国家校车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上岗,须持有健康证,参加各项岗前培训、考核,上岗后还要定期参加各类安全学习培训。

  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是惠城区最早实行校车公交化的学校之一,已开展校车接送服务9年。这条线路目前比较成熟,有400多名孩子乘坐。每台校车都已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齐软硬件设施,目前设置了金迪星苑、名流印象、金辉新苑等接送点。

照管员迎接孩子上校车。

  一般我们都会提前20分钟到学校门口等学生放学,避免耽误行程。发车前,我和司机师傅要穿工装、佩戴工作证、相互测量体温,待司机检查车辆安全性能无误后才能出发。

  学校大门口设有专门的校车停车区,这让我和司机师傅省心不少,我们提前到达学校并停放好车辆后,就静候孩子们放学。下课铃响后,孩子们陆续走出校园,我会提醒他们不要跑、有序排队。孩子们从出校门到上校车基本不会遇到别的车辆,交通安全可以保障。

  做照管员,还得记性好,我必须快速记住乘车孩子的名字,这样才能在看到孩子的时候迅速在点名表上做好标记。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我们都要点名,确保每个孩子都上车。孩子们排队上车后,我们会一一确认大家系好安全带,再提示司机发车,途中要来回巡视,引导孩子们不站立、不离开座位,不做危险动作。

  “双减”政策实施后,有的孩子参加课后服务,有的没有,我们公司也及时根据学校的放学时间调整接送班次,虽然工作量从以前的每天四趟增加到每天六趟,但我们的接送服务照样很用心,家长们请放心。

  我也是一位母亲,孩子上小学坐了6年校车,现在上初中了也坐校车来回。我觉得定时、定点的公交化校车,能让家长们更加放心,我们的校车服务解决了400多个家庭的接送难题,还能有效缓解校门口交通拥堵。

  ◆画外音

  全市有校车2000多台接送学生超12万

  对不方便接送孩子的家长来说,校车是不错的选择。如今校车不再是私立学校的特色,很多公办学校也有了校车。惠州还开通了惠州市第五中学、惠州市惠南学校、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等400多条校车公交线,定时、定点、定线路接送学生,极大缓解了校门口的交通压力。

许多家庭选择乘坐校车上学。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00多台校车,乘坐校车的学生(幼儿)12万多人,校车全部安装了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并接入市级基准监控平台。我市还准备搭建“市-县-校”三级校车智能视频监控平台,通过自动及时预警,纠正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行为,让家长通过手机APP就能准时、准点接送孩子。

  此外,在各校门口志愿者们也会及时劝导家长在校门口100米以外停车。还有的学校开始实行人等车,即停即走,减轻校门口交通压力。

  ●计划

  13所学校将建地下停车场

  “我们将继续科学规划学校建设,按照实际情况建立地下(立体)停车场。根据规划,全市13所学校运动场将建地下停车场,合计至少新增6440个车位。”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坚持“一校一策”精细化管理、长期开展“警家校”护畅护安行动、全面完善校园交通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还将通过延伸课后服务实现错峰或延时放学,缓解交通拥堵。

  此外,还将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城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外托管服务、校内午餐午休课后服务等,成立校外托管机构服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校外托管服务,让家长有更多选择,减轻上学放学拥堵状况。

  ●建议

  人人都应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一些位于老城区的学校校门口道路比较窄,周边都是房屋,没有扩路的可能,像市第二小学这样,在当前现有条件下已经算是整治得很好了。”吴于珠说,在整治优化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大家一起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可能是行之有效的最好办法之一。这需要学校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孩子、家长遵守交通秩序,同时,也希望经过学校路段的市民理解、配合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引导。我们也期盼教育、交通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安全畅通的上学环境。

  文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罗志雄 曾庆群

  视频/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