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人社局:计划年内培育技能人才逾1700人

原标题

区人社局从三方面发力,为惠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年内培育技能人才逾1700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等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作为人社工作者,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下好三步‘关键棋’,为打造‘四个惠城’、奋力建设一流中心区夯实民生之基。”日前,“二十大精神在惠城——‘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惠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健悦表示,将从实施就业民生工程、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外引内培推进人才建设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新一年的人社工作。

“粤菜师傅”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

  直播带岗、网络招聘为企业与求职者“牵线搭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据介绍,去年,惠城区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约2706万元;以直播带岗、网络招聘等新形式为企业与求职者“牵线搭桥”,解决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5场,组织1428家企业参加,达成用工意向26676人;全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59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110人;2022年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进入新的一年,黄健悦表示:“我们将从突出重点、稳制造业、鼓励创业、提升服务四个维度发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该局第一时间组织辖区企业前往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南开展劳务协作对接,并合作建成一个新的异地用工储备基地。接下来,该局计划再筹建两个以上新的异地用工储备基地,为惠城区制造业当家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强化“市区一体”理念,大力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扎根惠城。接下来还将以“一窗通办”“人社快办”服务行动为抓手,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擦亮区人社局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的金字招牌。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5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1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达5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达47万人。黄健悦表示,区人社局将压紧压实扩面征缴主体责任,持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

  该局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引导,推动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异地务工人员等单位和人群积极参加失业保险;持续推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等特定人员单项参加工伤保险,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多措并举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区人社局坚持“外引”和“内培”两手抓,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两支队伍人才建设,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据统计,2022年,共培训“粤菜师傅”639人次;区技工学校已与3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学员844名,培训“农村电商”学员560人次;“南粤家政”项目共培训人员1430人次。

  今年,区人社局将持续擦亮这三项工程名片,组织开展更多更高水平的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全年实现培育各类技能人才1700人以上。

  与此同时,该局加大对企业设立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力度,引进培育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凸显乡村人才驿站“集聚效应”,推动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全面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惠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通讯员李聪 刘舒舒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