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八届中医科学大会|与会嘉宾谈惠州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第八届中医科学大会惠州主会场,与会嘉宾学者现场接受媒体采访,畅谈惠州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蓉:

  通过“外引内养”等举措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蓉表示,结合本次科学大会研讨成果,我市将进一步谋划好“十四五”期间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让中医药服务更大范围惠及百姓;通过“外引内养”等多项举措,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加大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建设,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为惠州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同时,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以创建基层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打造“2+1”大健康产业为抓手,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借势借力提升全市中医药发展水平。

  “中医科学大会第三次在惠州召开,充分说明我市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得到业界的认可,为我市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徐蓉说,“我们要把这些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并与中医药迎来的发展机遇结合起来,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创新中展现惠州担当,造福惠州人民,助力健康广东、健康中国建设。”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院长潘华峰:

  将继续扶持惠州中医药的人才培育

  “惠州是一座具有中医药底蕴的城市。”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华峰认为,惠州有着很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元素,中医药产业极具优势,举办中医科学大会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惠州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前景广阔,要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机遇,在文化上、产业上提档升级,加强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落地,加大科研的转化运用。

  潘华峰建议,要加大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重点抓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按不同发展需求培养中医药人才,有针对性地面向基层开展定向式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形成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体系。

  近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惠州合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让惠州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级中医药名家的医疗服务。潘华峰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将充分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教研平台,在粤港澳惠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基础之上,搭建中医药科研实验平台,通过双向互动方式扶持惠州地区中医药人才培育工作;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科研转化平台,加深对惠州本地中药材的研发,加大研发与转化力度;充分发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龙头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惠州中医药医疗机构名医、名科、名院建设。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琚雄飞:

  校企合作打造惠州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琚雄飞表示,第八届中医科学大会期间,来自相关领域管理者及专家学者对国家中医药在顶层设计、科学研究、临床应用和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让与会者对中医药发展前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将把这次会议的精神带回学校,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惠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琚雄飞介绍,作为惠州唯一的医学类高职院校,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中医药专业能力建设来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来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同时,学院积极响应基层中医学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政策,通过高水平专业群及重点学科建设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紧缺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实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留得下、留得住”。此外,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来打造惠州市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以“本草问学”为品牌享誉同行,为助推全市乃至全省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提供平台支撑和经验支持。

  文 惠报全媒体记者侯县军 李向英

  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汤渝杭 李松权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