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潼湖打造省级中心镇示范点 打造“潼湖样板”

原标题

潼湖打造省级中心镇示范点

加快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强镇、现代农业、精品文旅高质量发展

  在仲恺高新区潼湖镇新光村,有一片800多亩的“无人农场”。这里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械化以及无人化精准种植等新技术与装备,工作人员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对农场设施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自动化全覆盖。这是潼湖镇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推动产业强镇、现代农业、精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潼湖镇围绕“一带两圈”发展战略格局,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积极创建省级中心镇示范点,努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潼湖样板”。

  多维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创建省级中心镇,高水平的镇域经济是关键。

  据悉,潼湖镇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21.5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6.85亿元,增幅高达163%。今年5月,豪鹏国际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项目一期投产,1~6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0.61亿元,同比增长59.7%,规上工业增加值8.68亿元,同比增长56.6%。

  近年来,潼湖镇抢抓中韩(惠州)产业园落户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产业立镇、兴镇、强镇,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一方面,重点围绕工业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发展、项目投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扎实开展“首席服务官”“大走访”等企业走访活动,建立健全“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机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推动实体经济不断增长。

  近年来,该镇已累计完成征地协议签订约2.4万亩,整村搬迁8个村民小组,为76宗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保障,为主要交通道路、污水处理厂、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供地约2600亩。其中,中韩(惠州)产业园飞速建设,该片区工业达产后年产值将超20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产业工人超20万人。

潼湖农田风光。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钟泽民 摄

  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潼湖镇充分挖掘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走进潼湖镇东江牧歌智慧农业项目基地800多亩的“无人农场”,稻浪滚滚的农田里看不到一个农民,取而代之的是穿梭飞翔的无人机,以及在办公室内高速运转的“智慧大脑”。“水肥够不够、杂草和害虫出现在哪里……这些农情数据在电脑屏幕和手机上都能实时查看。”惠州市东江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立柱告诉记者。

  这是潼湖镇于2022年引进并落户的智慧农业项目,规划建设1000亩以数字农业、高效农业和都市农业协调发展为特色的现代都市智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目前,该项目已流转交付土地823.64亩,企业方也已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开始轮种马铃薯、玉米、水稻等农作物,预计年产量约352万斤,产值528万元。

  此外,潼湖镇还鼓励引导各村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深度拓展“仲恺·潼湖源”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谋划推动三和产业园(商业街)、花果山景区建设项目、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多维发力推动镇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建成全市首个“15年一站式”教育片区

  9月4日,仲恺高新区潼湖镇中心幼儿园正式落成,180名新生顺利入园,潼湖“15年一站式”公办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

  配套高标准的公共服务是创建省级中心镇五大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潼湖镇不断增强中心镇综合服务功能。其中包括,推动仲恺高级中学以及附属小学、初中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惠州市首个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的一站式教育片区;深入推进健康潼湖建设,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文化书屋,更新完善体育设施设备,不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是建设省级中心镇的“开路先锋”。近年来,潼湖镇投入建设资金约21.2亿元,推进广和、永平、三和3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动140公里雨污水处理管网、140公里农村道路提标升级工作,目前已分别完成82%、43%。同时,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7宗水利工程,筑牢农业生产基础。

潼湖镇农业品牌惠州鸿盛龟业(潼湖源)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钟泽民 摄

  高品质的圩镇风貌更是彰显省级中心镇魅力。潼湖镇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7+1”一村一策建设方案、潼湖乡村“微度假”项目概念策划方案编制工作的基础上,深度谋划中心镇高质量发展创建规划、各村村庄规划。目前,已率先启动赤岗村、玳瑁村村庄规划,并完成初稿编制。接下来,将继续启动黄屋、广和、新光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据介绍,该镇将投入资金1亿余元,高效完成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13宗水库移民环境提升工程和东江原乡、潼湖源、潼湖水乡和环潼湖绿道(一期)项目建设,推动广和老街游客服务中心、琥珀水岸公园、岗里糖厂等节点项目运营,打造特色乡村风貌。

  潼湖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纵深推进“三大示范攻坚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落实“赤膊房”美化行动要求,走村入户加强宣传、凝聚共识,动员村民群众齐心干,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此外,进一步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和“四旁”“五边”绿化美化行动,全域镇容村貌实现明显改观,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考核中评分稳步上升。

  潼湖还深化“网格化+先锋出租屋”治理模式,不断升级优化网格化服务中心体系,并与潼湖生态智慧区、仲恺高新区区直有关部门建立联动协同机制,形成全面覆盖、一网统筹、精细管理、高效运转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找准潼湖优势,创新工作举措,聚力推动产业强镇、现代农业、精品文旅高质量发展,力争早日建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相呼应的省级中心镇,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潼湖镇副镇长叶晓礼说。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黄怡敏

编辑:任己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