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房蝶变记⑤丨东江粮仓:“洲心大仓”将变身“文化粮仓”

原标题

“沉睡资产”即将苏醒,东江粮仓拟化身“文化粮仓”
探寻旧建筑与新空间融合之美

  博罗县西部、东江之畔,园洲镇下南村一处规模较大的旧建筑群正在修缮蜕变。

  去年,园洲镇政府启动实施东江粮仓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引进投资方激活园洲旧粮仓、旧纺织厂等“沉睡资产”。昔日的“物质粮仓”正在往时尚创意感满满的“文化粮仓”转变,一个东江之畔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美学街区将于今年10月揭开面纱。

  时代缩影

  承载当地居民的记忆与情怀

  这个占地2.3万平方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镌刻着园洲城市化印记和工业发展记忆。

  园洲,因东江、沙河环绕而得名,与东莞隔江相望。园洲老街,可谓园洲的城市雏形,地处其中的园洲粮仓,有着“洲心大仓”的美誉。

  《园洲镇志》记载,明清时期,园洲水运发达,凭水而兴,逐渐成为东江中下游一大商品集散地。彼时境内东江河有船只来往于广州、石龙、惠州。1980年以前,水运为园洲人生产活动的重要运输方式。

  基于独特地理环境,园洲粮仓应运而生,承担起当地甚至东江上游河源等地的粮食保障供应。1958年,为响应政府号召,园洲家家户户几乎全部出动,几万人扛着砖瓦,在东江边挑泥沙,克服重重困难建成粮仓。园洲粮仓的规模不断扩大,高峰期每年储存粮食7000吨,成为东江流域规模较大的粮仓,其中的连片方仓,内为杉木“金十字”梁架,为仿苏联式方仓,是当时流行的粮仓形式,而8个联排碉堡式圆筒仓,一度成为园洲地标。

现在的东江粮仓全貌。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乃粮食收储之所,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口粮,也见证了历史。园洲镇下南村村民陈汉强对昔日交公粮的场景记忆犹新,他小时候,每年夏天都能看到当地群众用拖拉机、三轮车、单车等交通工具把一袋袋的粮食运到粮仓,交粮的队伍排起长龙,场面格外热闹,连空气中都飘着稻谷的味道。

8个联排碉堡式圆筒仓。

  园洲粮仓还曾是园洲人民公社所在地。1959年10月,园洲人民公社从上南村迁来,建有办公楼、会场等建筑。1981年,园洲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园洲毛织厂也落户此地。此后,园洲镇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经济贸易发展迅速,逐渐发展成为博罗西部工业重镇。

  园洲粮仓,无疑是园洲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民生的缩影,不仅见证园洲的发展变迁,还承载着当地居民的记忆与情怀。

  随着时代和城市发展,园洲粮仓在2000年左右退出历史舞台,与周边的政府旧建筑等一起荒废闲置,一些建筑一度被出租开设小作坊、小加工厂,卫生条件堪忧。 

  新旧交融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美学街区

  为激活“沉睡资产”,园洲镇于2022年启动实施东江粮仓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在园洲旧粮仓、园洲毛织厂旧厂房、园洲人民公社旧办公楼等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修缮改造,通过创意设计和业态重组,推动旧街区转型升级,建设园洲新的文商旅产业聚集区。

  “新一轮的消费时代来临,创意型产业和文旅型消费遍地开花,生活方式和社交场景成了热词。”项目投资方一粮文化产业发展(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宁玉燕介绍,经过前期多次考察和论证,该公司看中了“东江粮仓”项目,投资7000万元,探寻旧建筑与新空间的融合之美,将项目打造成融文化、商业、旅游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美学街区。

东江粮仓江边区域改造效果图。

  项目邀请了业内设计专家进行设计,其中,8个圆筒仓、满庭芳工艺美术收藏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副院长莫修权指导设计。在设计师的眼中,这里的每一处旧建筑都能“变废为宝”。8个圆筒仓改造为中国八大美院青年艺术家孵化基地,苏式方仓建设为惠州非遗手信店,园洲人民公社旧办公楼变为文创小院,园洲毛织厂旧厂房改造为高端民宿……园内还将设立满庭芳工艺美术收藏馆,定期举办独立主题性特色展览,同时在东江边设立东江兔广场,以东江、东坡、东纵的“三东”文化为核心,打造一处沉浸式、体验式、趣味性的艺术生活广场。

  宁玉燕说,“这里还将设立东江宴,让人品尝东江美食,并打造网红直播地、举办全国生活美学节、东江华侨乡情节等活动,让社区生活面向东江、面向大湾区,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生活美学街区。”

改造完成的游艇码头。

  项目也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近期,华南理工大学以“东江粮仓”为例,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史与融合史”主题研究,并与项目投资方一起建设工业记忆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林辉煌认为,东江粮仓承载着园洲镇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对东江粮仓进行深度挖掘,不仅有较大的产业价值,同时还会产生厚重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东江之水奔涌向前,粮所、粮仓等词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园洲粮仓以及周边建筑,将实现“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共舞,变得越来越时尚、年轻、潮流。

  文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图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