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人的担当

  姨父是小镇供销社里的会计。在那个年代,供销社是很不错的单位。因为很多东西都必须去供销社才能买到,特别是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供销社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姨父和姨妈经营一个商店,她家的商店对童年的我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由于对供销社充满感情,店里格局摆设全参照供销社的样子,玻璃柜台的货架上摆着糖果零嘴、香皂毛巾、文具用品,靠墙的货架上摆着油盐酱醋、布匹凉鞋、各类烟酒,放眼望去琳琅满目。每次到她家,我的眼睛都流连在糖果、饼干等零嘴上,偷偷空咽口水。后来,各种商场、超市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勃生机,姨妈家的商店也只好淘汰供销社的摆放格局,参照超市分类摆放,可供自由选择,姨妈也不再站在柜台前随手递送各种商品,而是站在收银台前收银。旧供销社成了一代人的记忆陈列在时光博物馆里。

  光阴荏苒,时代变迁,供销社几经辗转沉浮,以中国农业流通领域名副其实的大哥大身份又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姨父的女儿我的表妹继承父志成了一名供销人,这让对供销充满感情的姨父很欢欣。

  乡村是座大宝库,到处展现生命力。水稻长势喜人,绿油油的蔬菜争相生长,在阳光下格外茂盛,果树上硕果累累压弯了枝条,看上去十分诱人,到处展现出生命力。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特色产品,多祝的荔枝、梁化的青枣、白花的莲雾、铁涌的马铃薯、安墩蜜柚、白盆珠岩茶、梁化梅菜、西冲莲藕,各种美味争相上台。自从有了“供销社+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户不用担心产品销售,又增产增收,脸上喜滋滋。村里准备成立电商基地,搭建网络平台,将村里的农产品推销出去。社里把任务交给几个年轻人,表妹也在其中,她们没日没夜查资料,联系镇、县相关部门,搜集各类信息,学习搭建流程、电脑操作技术,最后搭建了村里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陈列在线上,同时开设淘宝商店,寻求快递运输合作,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当淘宝网店卖出第一份产品,她们高兴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姨父看着女儿的黑眼圈,心疼得不得了:“真是时代不同了,以前愁买,现在愁卖。”

  有了电商平台,各地的农产品流通频繁起来。七月的望谟,芒果累累,芒香阵阵。表妹通过直播带货买了些“黔芒”,“家里芒果树上还挂着果子,前几天才刚刚套上防虫套。”姨父看着这黄灿灿、散发着清香的大芒果,有点纳闷,“这跟自家的芒果,有啥不一样?”这时表妹已经把芒果切好,“您看,皮薄肉厚果核小,您尝尝肉质很有嚼劲。”姨父嚼上一块,不住点头:“现在人太有口福了,能吃上各地的特色产品。”表妹趁热打铁,让姨父在自家商店开辟农产品专区帮卖村里的时令土特产,姨父默许了,他这个老供销人,对农产品有着特别的情怀。从此,姨父家商店供应当地农家特产,表妹联系农户供应,生意很不错。

  果农关注如何管理果树,如何防止果实腐烂、怎样施肥、怎样促进开花结果。海鲜养殖户关注吊养生蚝、养虾等海产品的技术方法。蜂农关注养蜂技术……不同群体有不同需要,供销社为他们量身定制技术培训内容,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技术支持有了着落,农民的心里更踏实了。为了送技术下乡,表妹的身影在海边养殖区、山区养蜂场、果林农场里穿梭,晒得乌漆嘛黑。有天,姨父看到表妹顶着烈阳,与同事一起教农民修剪枝条、防病虫害,她们反复叮嘱,语气轻柔,一点也没有不耐烦。他明白了为什么送农产品的农户常常夸他女儿,对他女儿竖起大拇指。原来服务得这么细致周全,比当年他们的服务好得多。表妹和同事长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跟农民成了好朋友,也成了半个农业专家。

  表妹看到农村撂荒的耕地荒草丛生,感到很揪心。她对姨父说:“土地这样荒着,多可惜!”有天姨父看到有供销社采取土地托管的方法,将小农户引入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大格局。惠阳区托管了耕地5000多亩,这样把土地统筹起来,既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双赢模式。听到消息,表妹浑身充满了力量,她相信乡村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中透着无限希望。姨父见表妹干劲十足,黝黑的脸上坚毅的眼神闪闪发光,心中赞许:新时代老供销,新担当!(作者:胡琼)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