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缘·忆往事流金岁月

  供销社,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对于它,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感官印象。有人说,它是那个年代里最温暖的烟火,沉淀着柴米油盐朴素的气息。也有人说,它代表着那个时代的骄傲和体面,凭票购物,排长队、入股,盛极一时。而对我来说,供销社就如一壶老酒,伴随舅姥爷一家的故事,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上世纪六十年代,舅姥爷是供销社请来的挑工,也就是所谓的卖货郎。我爷爷说,舅姥爷穷得没饭吃,能被供销社看上,也是祖上冒青烟、积了福。对于这个身份,舅姥爷也非常满意。卖货郎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一根扁担晃悠,两头承载四方状的玻璃货柜,右手摇着拨浪鼓,铃铛铃铛声就有节奏地响起来。三十多岁的舅姥爷身材魁梧,嗓音高亢,只要站在巷子里长长地喊一声“卖货了咧……”就会引得大姑娘、小媳妇,糙老爷们“倾巢而出”,一群欢乐的人,围着货郎担看的看、挑的挑,好不热闹。

  舅姥爷因挑工出色,被分配至全乡最远最穷的“十八里沟”。顾名思义,“十八里沟” 全程十八里,沟沟相连,山山相望,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天边,交通极为不便,再加山中气候多变,经常雷雨交加。每个送货日,舅姥爷就得一大早起床,把进沟的货物整理好。进沟不容易,担子足有130多斤,多是食盐、洋油、洋火、针线、肥皂以及孩子们常用的铅笔、本子、小刀等物品。山路泥泞难行,舅姥爷的黄胶鞋鞋底经常开裂,他就自备一双草鞋,累了,一屁股坐在泥土芬芳的山道上,渴了,就捧几口清冽的山泉润喉。待出沟时,却能挑150余斤,都是农户收集的茶叶、中药材、竹笋等土货,有时还捎上孩子们采的山楂、桐籽,舅姥爷说,可别小看这些土货,村民都指望着这些宝贝挣钱补贴家用。

  舅姥爷这一挑就挑了二十年,十八里沟都知晓了舅姥爷,沟里的大爷唤他顺娃,得闲时总爱拉着他喝几口小酒。年轻后生们则拜托舅姥爷处理珍贵的山货,小媳妇则热衷采购绣花针、花丝线、雪花膏,舅姥爷总贴身带一小本,用歪歪扭扭的字记录着:张大娘盐一袋,李大审煤油一斤,周家媳妇红绸一尺……最开心的则是山里的娃,围着舅姥爷的货担从沟头走到沟尾,日子久了,也会帮忙着齐声吆喝,舅姥爷则会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亮灿灿的“玻璃糖”,引得孩子们幸福地尖叫。

  至八十年代,十八里沟终于修了路,通了电,供销社也在村里设了代购点,舅姥爷才结束挑工生涯,变成了供销社的售货员。当时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供销社非常火爆,里面的品种丰富齐全,细致周到,从日用百货,五金电器,油盐酱醋到农药化肥,畚箕扫帚,板斧榔头,应有尽有,而售货员也成为最吃香的职业。那时候有句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国家干部售货员”,很多年轻大姑娘,小媳妇都愿意嫁给供销社的售货员。舅姥爷却在这个时候提前退了休,大堂舅接了他的班。爷爷经常把大堂舅挂在嘴边,说他才是大家族里最有出息的孩子,每天出入镇上最高的那栋红墙瓦楼,太阳晒不到,雨水吹不着,吃着“皇家粮”。

  大堂舅所在生产门市,按现在的称谓即“三农”服务店,负责全乡135个生产队的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各种农具的购买销售。农闲时,大堂舅就要清理盘点全乡的农用物质,余存多少,哪些需要购买,哪些需要外地采购,也会全国各地跑市场,订货物。每次出门,大堂舅和供销社的同事们住的都是最便宜的招待所,吃着最便宜的人头饭,有时候还要自带干粮。农忙时,他们也不得闲,要送货到各生产队代售点外加技术服务。经常听大舅妈调侃大堂舅比总理还忙,“日理万机”,社里的活干到脚不沾地,不见人影,自家的活却一点儿都不上心。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夏天,正值禾稻拔穗长高关键时节,家家户户忙着通水渠,放活水。大堂舅又外出订货未归,晚上时候,大舅妈就把我们几个叫来,跟着她一起扛着锄头去放水,我手提一盏煤油灯,颤巍巍地走在田梗上,一要小心翼翼的照顾煤油灯莫被夜风吹熄了去,二则忐忑不安,生怕踩着夏夜里出没的蛇虫。稻田“放水”最关键是要打通各个水渠关节,大舅妈提着灯去寻找放水源头,长长的水渠被分成若干段,我们兄妹几人每人选一处坚守,水来了再自上而下叫唤。黑暗里大家都害怕的紧,表姐提议唱歌,却引得大家更害怕,下半夜,待水流终于下来时,我的表弟却早已呼呼地睡在田埂上。待大堂舅回来听我们提及,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边笑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捧大白兔奶糖,这才消除几分我们对他的“怨气”。

  由于大堂舅在供销社的缘故,大家总认为我家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奶奶也一度如此认为。那时做衣服的布料都得在供销社购买,质地多为纯棉,俗称“土布”,颜色也多为黑色、白色、红色,只有少量化纤布料供应。时兴一种鲜亮的化纤布料叫“的确良”,做工细密紧致,手感顺滑柔软,且不易起皱,挺括耐穿,能拥有“的确良”衬衫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走在路上也格外神气。奶奶私下和大堂舅说了好几次,想着供销社的“内部人”总能弄来几匹。大堂舅脸皮薄,自是做不了这样的事,只得拿各种理由左右搪塞,最终“的确良”布料事件也不了了之,但从此大堂舅“高大光鲜”的国家干部形象却在奶奶眼中矮了几分。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多年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老村庄都变了样,宽阔的大马路代替了以往的“一根扁担走四方、裤管泥土晃呀晃”,天然气进了农家院,自来水管拉到院子里,小超市、小卖部、零售店开了一家又一家,“的确良”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档真丝、真皮,供销社也进行了改革,先后实行”承包经营、抽资转贷、收缩战线、出售边小微亏分社......曾一段时间,供销社职工大量下岗失业,部分职工甚至成了“上访户”,大堂舅主动退下来,在县供销社的支持下,回老家办起了“柑桔专业合作社”。

  大堂舅老家位于山区,气候冬暖夏凉,无霜期长,阳光充足,雨水调匀,再加上土质良好、肥沃,因此生产的柑桔色彩鮮艳,皮薄多汁。据大堂舅介绍,老家战乱时就开始种柑桔,已有近百余年历史,发展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形成了大规模,因其味道口可曾被周总理亲自命名,并出口至加拿大。可惜到了现在,柑桔产业却落寞了,很多农户都选择外出打工,柑桔的生产、销售以及口碑都跟不上时代要求。至2005年,大堂舅的“柑桔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吸收社员达200多户,大堂舅带着社员又开始往江浙、川渝等地考察学习,并将柑桔产业从桔园基础设施改造、柑桔种苗生产供应、果品初加工、储存保鲜、分级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和专业分工。为搭建更快捷的销售渠道,大堂舅把堂弟也拉入合作社,组建了电商团队,手把手教农户如何在抖音平台直播卖货。几年来,大堂舅的合作社先后荣获“柑桔销售优胜单位”“产业化诚信企业”等称号。

  城乡巨变,新旧更替。曾经那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重要作用的老供销社已逐渐变成温暖的回忆。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新一代的供销合作人正踏着铿锵脚步努力向前,示范合作社、“三农”服务中心、庄稼医院、电商物流......山河无恙,烟火寻常,我们同心共筑中国梦。 (作者:尹晓芳)

编辑:小丽
上一篇:
下一篇: 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