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2)丨市人大代表黄丽玲:建议推动中医药产业链转型升级

  市人大代表黄丽玲是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当选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以来,她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市中医药产业和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黄丽玲。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惠州具有悠久的中医药历史沉淀与扎实的健康产业基础。2022年市“两会”期间,黄丽玲提出出台扶持政策,提供全方位资源支持,加强政商互联,共同推进发展“2+1”现代产业集群的建议。她建议,鼓励中医药企业“全产业链”发展且不断延伸,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推广中医药文化,借助“互联网+”不断深化推动本市的中医药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

  2023年4月,黄丽玲继续提出《关于促进惠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更好发挥惠州市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岭南中草药的历史文化优势,将“2+1”现代产业中的生命健康产业发扬光大。

  值得关注的是,黄丽玲建议在各工业区范围内配套医疗、义务教育机构的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行业特性,自行规划建设配套的运动项目场地、企业内部专业培训学校、医疗保健场所及生活所需的生活都市圈。

  助力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惠州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企业培育上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推动企业提档升级。黄丽玲认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专精特新”企业质量,建议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让“专精特新产品”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产品价值提升,从而筛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惠州特色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

  “政府要做好产业‘链长制’总协调角色,熟悉产业特性,紧紧围绕产业将全方位资源调配到极致,这其中也包括金融资源的调配。”黄丽玲建议,政府、园区、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需加强沟通形成无缝对接,建立健全产业纵向结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助力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除了关注中医药和企业发展外,黄丽玲还积极参加代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座谈走访等活动。如今年7月参与调研我市“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了解惠城区芦洲镇撂荒地复耕复种情况后提出相关建议。“青壮年劳动力外出逐年增加,家庭缺乏劳动力是土地撂荒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鼓励有情怀、有技术的年轻人回归乡村。”黄丽玲建议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农业企业,为高学历年轻人提供更多回乡就业机会。同时,把撂荒地的资源整合与农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