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市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在各地各部门开展宣讲
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常委、秘书长冯起忠到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调研园区建设和项目投产运营情况,深入基层向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冯起忠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按照“一园区一特色定位、一管理机构、一国企公司、一融资方案”模式,深化与大亚湾石化区“南北联动”发展机制建设,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安全绿色的高标准产业园区,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段致辉到博罗县湖镇镇,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段致辉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结合实际学、重点跟进学,坚定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精准做好企业对接服务,努力提升乡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政府机关党组成员、市非公金融机构党委书记、市府办一级调研员袁葵东到博罗县泰美镇,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她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要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路径,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发挥“头雁效应”,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学铸魂,以学促干,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优势,推动泰美镇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钟永兰参加香港青年惠州交流及实习计划(2024)总结分享会并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她指出,全会提出的“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重要改革举措,为加强惠港澳交流合作提供了遵循,希望广大港澳青年积极拥抱机遇,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努力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市委宣讲团成员、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胡华元向全院干部职工宣讲。他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等方面,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对全会精神作了深入阐释,并对学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出安排。他指出,要聚焦主责主业,在打造课程体系、优化培训项目、开展研究阐释等方面发力,统筹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和全会精神宣传宣讲工作。要抓好理论学习、党员教育管理等,切实加强学院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以改革创新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市委宣讲团成员,广东东江干部学院副院长孟美玲前往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惠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向书店工作人员、读者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她在宣讲中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决定》,深刻阐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重大原则,并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改革任务谈了认识体会,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切实讲好中国故事、时代故事、惠州故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惠州实践夯实思想根基、汇聚精神力量。
惠州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惠州开放大学举行。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章玉作宣讲报告。他强调,全市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教育综合改革责任感、找准当前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以严管厚爱相结合凝聚改革合力、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等十个方面发力,推动惠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社会组织党委书记吴素青在市委党校讲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市民政局机关全体党员、老干党支部党员、直属单位班子成员、社会组织党组织共260多名党员参加。她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要坚持守正创新,紧扣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民政领域的改革;要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投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贡献社会组织智慧力量。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袁畅 欧阳成 黄桃 蓝斐菲 游璇钰 通讯员泰美宣 谢明华 卢志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