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市应急管理局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凝心聚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2019年1月17日,惠州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应急管理事业迈入新阶段。
自成立以来,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时刻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五年来,全市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从2019年210起、172人、153人,下降到2023年108起、死亡99人、受伤58人,分别下降48.6%、42.4%和62.1%。惠州应急人在过去的2000多个日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守护这座城的安全防线。
紧盯天气变化加密会商研判,牢牢守护安全“生命线”。
完善责任体系
着力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深度融合,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质量安全护航惠州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严格责任、严格措施、严格监管,着力完善体系、深化专项整治、推动齐抓共管。”惠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制定《惠州市党政部门及驻惠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厘清53个党政部门及驻惠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省安委会65条细化措施,提出我市75条安全生产具体措施,全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安委办监督检查、巡查考核职责,通过在全市企业推广事故警示教育、公告风险点危险源、作出安全生产承诺、公示主体责任清单、开展常态化暗查暗访、严格执法从重处罚、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联合惩戒失信企业等举措,着力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五年来,惠州应急管理部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容缺受理等工作措施,高效办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力支持重大石化项目等项目建设。制定《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以25项重点建设任务为指引,找短板强弱项;大力推动化工安全实训基地、企业安全培训空间建设,3项建设成果入选全国“双十佳”候选企业名单。
“强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把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全过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正紧盯重点行业领域,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我市本质安全水平,并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百日安全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等,全面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普及安全和防灾减灾常识。
聚焦社会公众关注热点,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坚持全方位、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努力营造人人都爱安全、会安全、要安全的氛围。如每年结合年度主题举办“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和防灾减灾常识,持续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提高公众安全素质。同时,全力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助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事故风险管控等方面发挥实效,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加强安全生产举报监督。不断筑牢安全风险防范的人民防线,营造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聚焦行业重点
持续探索有效管用的监管举措
惠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193家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其中1家试点企业建设方案被应急管理部评定为优秀案例。推动大亚湾石化区和惠阳新材料产业园连续两年分列全省24个化工园区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均达较低(D级)安全风险等级……
作为危险化学品大市,惠州化工企业数量、规模和安全风险位居全省第一。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始终坚持热情服务促发展,严格执法保安全,扎实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实施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全力推动化工园区认定和整治提升,持续探索有效管用的监管举措,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
指导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据介绍,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制定实施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开停车和检维修作业前置备勤制度;率先完成43家危险化学品双重预防体系扩大试点企业数字化建设任务,并实现全“优良”等次;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取得全省第一名;编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仪表系统检查评估表》《特殊作业票证管理注意事项》,指导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进一步强化安全仪表系统风险管控,减少和遏制特殊作业环节事故的发生等等。
与此同时,我市工矿商贸领域企业点多面广,经营规模及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条件基础薄弱。“我们不仅是保障发展的‘服务员’、监察监管的‘探路者’,也是无私执法的‘铁面人’。”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力推进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紧抓高风险企业重点监管领域专家指导服务和重大事故隐患精准排查整治,落实广泛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推动行刑衔接,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
截至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共发现问题隐患14930项(全省排名第5名),检查企业6714家次(行政处罚274宗,经济处罚1865万余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积极探索矿山安全监管新手段,屡获上级部门推广。如委托国家级专家队伍及相关部门进企业联合“把脉问诊”,现场解决问题;采用驻矿监管、入驻企业跟班学习、定期巡查巡检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监管水平;督促指导各类重点企业开展综合性应急救援演练,确保有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统筹灾害防治
让排查管控落实在临灾之前
2021年5月31日,龙门县龙华镇1小时雨量156.4毫米,3小时雨量400.9毫米(刷新我省3小时雨量极值),6小时雨量479.6毫米(突破我省“龙舟水”期间6小时雨量极值),河流超警。2023年第9号台风“苏拉”——个头小强度强、生命史长、风雨集中,我市沿海和近海海面出现15~16级阵风,中南部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我市自机构改革后首次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实施“五停”措施……
从风雨来临前的积极研判到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应对;从三防“新兵”到荣获全省三防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全体干部与风雨赛跑、与骄阳斗争,让预警信息跑在灾害之前、让排查管控落实在临灾之前、让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在成灾之前、让应急力量预置在抢险之前。数据显示,五年来已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6次、防风应急响应17次、防冻应急响应3次,安全转移受威胁群众229444人,将损失、影响降到了最低,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有急必应,有灾必救。
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修订完善了《惠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工作规则》《惠州市“五停”工作指引》等制度,始终紧盯天气变化加密会商研判,强化预警信息发布,通过视频调度、电话等“点对点”方式,共同指挥部署,及早组织人员转移,提前派驻应急救援队伍,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实现连续四年无因灾亡人目标。
惠州是国家森林城市。最新调查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森林面积66.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91%,居全省前列、珠三角第二。2020年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从林业部门划转以来,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森防办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不断推动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检查指导和暗查暗访,协调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和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推动镇村一线加强防火巡护、严格火源管控,落实火灾防范举措。同时,夯实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完善森林消防装具装备,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业务技能培训、大比武,修订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战和拉动演练,建立健全联防联训联战机制,推动扑火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截至目前,已有效组织处置森林火灾火情20起,牢牢守住了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其中,森林火灾火情发生起数从2021年的7起到2023年的3起,降低57.1%;平均每起火情处置时间从2021年的8.6小时到2023年的3.2小时,平均每起火情造成的森林受害面积从2021年的48.3亩到2023年的25.9亩,分别下降63.8%和46.4%。
强化应急效能
严格落实“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
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措施落到基层末梢,筑牢安全防线!惠州应急管理部门着力抓基层、打基础,整合优化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演练,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并规范全市政府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衔接和演练,强化应急救援协同机制。同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优化全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提升应急物资保障和灾害救助能力,五年多来共下达中央和省、市级救灾资金5418万元,为61007名受灾群众提供应急期生活救助,向127名受灾群众发放过渡期生活补助资金,帮助29户因灾“全倒户”完成新居重建。
强化森林防灭火业务技能培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惠州应急管理部门持续提升应急信息化保障水平,大力推进数字应急。
——硬件上,建成市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融合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贯通指挥信息网、政务外网,纵向联通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及水库等应急指挥中心,横向联通各相关市单位指挥中心,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
——软件上,建成“惠州应急全域感知一张图”系统、惠州市安全生产大数据云服务系统、应急指挥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等,共享省厅、市直多部门的前端感知数据,汇聚90多类业务应用数据及视频监控数据,实现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感知数据的汇聚和融合,构建科学决策辅助支撑体系,提高全市应急风险预警处置能力。
一次次同风险较量,一次次同时间赛跑。兴宁市“10·2”森林火灾驰援、汕尾市“2·2”惠东海域快艇翻船救援、汕尾市“3·5”东涌森林火灾驰援、博罗县杨村镇埔连村“4·28”抢险救灾、惠阳区绿源农庄附近河流“8·24”救助落水群众……无论是台风肆虐、洪水泛滥,或是火场救急、事故现场,惠州应急管理部门全体干部做到有急必应、有灾必救。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应急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全国全省“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重大突发事件“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和“五个一”应急值守机制,充实应急值班力量,建立全天候、常态化专人值班值守制度。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及时信息报送、科学指挥调度,始终保持“在岗1分钟,战斗60秒”的精神状态,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大应急”值班值守团队。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李佳晓
图片 惠州市应急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