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

原标题:

惠东坚持培育发展壮大9个百亿产业,奋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

  日前,惠东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按照“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全力以赴一抓到底、抓出实效。提出抓住产业这个根本,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坚持培育、发展、壮大9个百亿产业(制鞋、能源、新材料、绿色智算、电子信息制造业、绿棋楠沉香、渔业、钢铁、旅游业),奋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惠东县GDP实现569.1亿元。今年1~10月,规上工业总产值398.8亿元,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11.3%。市场消费总体平稳。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2亿元,增长2.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7亿元,增长10.3%。数据背后是惠东县今年以来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有力举措。接下来,惠东县将抓住产业这个根本,以“一年起好步、两年大提升、三年基本建成”为目标,重点打造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两个重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9月29日,惠州LNG接收站项目码头迎来了首艘商业LNG船舶“优雅蓝钟花”轮,标志着惠州LNG接收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惠州LNG接收站一期项目设计天然气处理规模400万吨/年,最大处理能力达到610万吨/年。惠州LNG接收站投入商业运营后,将以每日最大外输能力176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外输量对工业、电力、居民用户进行供气。同时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能级,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能源保障。

惠东巽寮湾风景宜人。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无独有偶,6月27日,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以下简称“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正式开始,标志着项目1号机组正式进入装料并网前的冲刺阶段。据介绍,太平岭核电位于惠东县黄埠镇,以建设“国家优质工程、国际标杆工程、生态示范工程”为目标,项目整体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超过500亿千瓦时,可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12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近11.3万公顷森林。按照计划,太平岭核电一期1号机组预计年底投产。

  除了上述两个重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外,今年以来,园区平台也在提质增效,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累计落户项目26宗、已投产3宗;惠州惠东产业园区新投产项目13宗。同时,惠东县还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鞋文化节、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动工建设等。

  完成12个镇“七个一”项目57宗

  7月18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渔港之夜首期项目——“忆海拾遗”舌尖上的渔村启动。渔港之夜项目是推动渔业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首期项目打造“舌尖上的渔业村”美食一条街,设15间造型特别、充满海洋元素的移动商铺,1个“渔歌唱晚”公益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做好做活巽寮滨海旅游夜经济,为渔业村的发展聚人气、添活力。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渔业村,如今已经进入典型村培育工作另一阶段,逐步向“亿元村”奋进。

  今年,惠东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抓两头、促中间”工作部署要求,制定印发了《惠东县关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省级典型村培育工作方案》,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并量身定制了典型村培育的“一村一策”实施方案。渔业村的全面提升就是成效之一。同时,今年惠东县扎实推进“1+3+3”镇(白盆珠省级典型镇,白花、梁化、高潭3个拟培育省级典型镇,多祝、黄埠、吉隆3个重点提升镇)和“10+37+12”村(10个省级典型村、37个拟培育省级典型村、12个重点提升村)建设,完成12个镇“七个一”项目57宗,首批21宗央企助力项目稳步推进。

  另外,今年惠东累计植树17.14万株,实现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93.62%。推进打造沿海、山区两条发展带,串点连线成带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镇村整体风貌。实施百村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弘扬工程,打造首批25个“红色文化传承重点村”。成功入选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县,白花镇入选省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中心镇试点名单。

  接下来,惠东县将推动落实“一村一策”,引导村组挖掘自然资源禀赋、拓展资产容量,因地制宜走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3宗医疗卫生项目预计年底投入运营

  想要富,先修路。交通路网是地区发展的基础,也是惠东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沿广惠高速从市区前往惠东巽寮,到接近高速巽寮出口处,路旁的工地上一派忙碌,该条道路为稔平半岛环岛高速巽寮段,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力争年内通车。

  位于惠东大岭街道的环城西路建设也接近尾声。主干道路面已铺设完毕,崭新的柏油路面整洁美观。环城西路的建成将与环城北路、环城南路形成一个圈,意味着惠东县正式拥有了“一环路”。未来,在“一环路”的加持下,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推动沿线产业发展。

  据介绍,1~10月,惠东推动25宗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完成投资15.4亿元;推进36宗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趋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提质增量,推进6宗医疗卫生项目,预计年底有3宗医疗卫生项目投入运营;加快18宗教育项目建设,完成4所学校改扩建工作;形成以8家养老机构、67个镇村养老服务中心站点为网点的养老服务网络;持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全县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惠东县坚持打好改革组合拳,县镇村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探索红树林碳汇价值实现新路径,以超400万元出让3073.05亩红树林10年期碳汇开发权,开创全国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先河;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稳步推进县镇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创新探索撂荒地整治路径,今年完成复耕复种5100.69亩,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