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研行(13)|惠州:以“绿”描绘乡村新景 借“美”拓宽致富大门

原标题:

“绿美惠州”媒体调研行通过实地走访探寻“点绿成金”惠州路径

以“绿”描绘乡村新景 借“美”拓宽致富大门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贺应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年开春以来,惠州大地上吹起了一股“绿美新风”——植树造林绿化城乡持续掀起高潮,“口袋公园”奏响健身晨曲,“四旁”“五边”不断见缝插绿、见白植绿,绿美乡村各美其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处处洋溢着建设绿美惠州的蓬勃朝气。

  2024年是全省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的行动之年。惠州如何进一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日前,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市“百千万工程”宣传工作专班统筹指导的“高质量发展看惠州”——“绿美惠州”媒体调研行启动。3天时间里,调研团通过深入走访三条线路共10余个点位,前往多个县(区)实地走访,围绕绿美惠州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部署要求、亮点做法、保障机制等主题,探寻厚植绿美家底、点“绿”化“金”的惠州路径。

  绿水青山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漫步在春日的墨园村里,开得灿烂的花儿与古建筑相映成趣,乘着旅游大巴到村里赏玩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咔嚓咔嚓”拍下乡村一隅美美的照片。

  而放在以前,墨园村可是另一番景象。“以前的村里可以说是‘脏乱差’,现在道路越来越宽阔了,环境卫生也变好了,我们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菜,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的精气神也大大提升了。”说起村庄的变化,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村民陈日强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墨园村以绿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开展植绿、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攻坚,让乡村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随着墨园村绿美村庄建设号角吹起,“绿美”之花开遍乡村各个角落。一条又一条干净平整的硬底化村道通到村民家门口,一面又一面独具特色的文化墙增添了文化韵味,“四小园”里绿意盎然,好一派田园风光……

  绿美乡村建设为墨园村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和底气。去年底,该村成立了惠州市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开办了“墨园印象咖啡营地”“等风来茶野小馆”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为村集体带来超16万元的收益。

  绿色扮靓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相似的经历也在龙门县龙城街道三洞村发生。

  近年来,龙城街道以绿美惠州生态建设为契机,在提升三洞村整体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乡村旅游,以此增加村民收入。2023年,三洞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引进文旅项目,让村民共享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龙门一公司与三洞村集体协商,通过流转农田、盘活荒地和闲置农房,打造乡村旅游项目。2023年,三洞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翻两番,达到56.8万元,在绿化净化的基础上,该村借“美”拓宽了致富的大门。

  乡村发展装上“绿色引擎”

  春日时分,站在马安镇新楼村主干道放眼望去,两旁的树木已长出新芽,整洁干净的乡野农舍排列有序,道路旁、农家旁、绿道上洋溢着浓浓的绿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村庄的美化绿化,也为惠城区马安镇新楼村的发展装上了“绿色引擎”,为引进项目、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创造了利好条件。近年来,该村通过盘整村组闲置土地,以租地和合作的形式,积极引进泰荣度假村、三和纸品厂等多家企业,发展集种养殖、观赏、采摘、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文旅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村集体实现年收入130万元。

  同样为发展装上“绿色引擎”的,还有位于博罗县柏塘镇东北面的石岗村。

  2021年开始,石岗村沿着独松河建设3.6公里的休闲绿道,于2022年1月竣工。去年下半年,村里围绕“一河两岸”开展绿化美化,2023年底至今已种植大约1000棵树。随着村里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变美,石岗村开始向外招商,通过种植茶叶、发展茶园民宿,有效促进了村民就业,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据统计,2023年,石岗村集体收入已达65万元。

  厚植生态底色,共绘绿美画卷

  走进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峦重重叠叠、蜿蜒盘旋;在山上俯瞰脚下,一片云雾缭绕,宛如步入了人间仙境。

  此番美景如画,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林场)工作者扎根深山、坚守护绿。目前,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完整且面积较大的林区之一,且拥有维管植物221科941属1876种,成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在保护的基础上,保护区持续做好“植绿”文章,去年累计种植树苗约3000株。

惠州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这是罗浮山景区一角。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守护的故事,也在惠城区墩子林场续写着。

  2023年,墩子林场在林场内造林达400亩,防治松材线虫1800亩,防治薇甘菊160亩,提高了林场的森林覆盖率,也遏制了生物病虫害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该林场近年来在辖区内套种了约1.3万亩黎蒴,为经济发展储备了丰厚的生态“绿宝库”。

  据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着力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绿美自然保护地提升行动。目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87个,其中自然保护区28个、森林公园47个、湿地公园10个、风景名胜区2个;林场方面,全市共有10个市属国有林场、7个县属林场。通过坚守与保护,不断筑牢生态屏障,同时有效保护了野生动植物,使其成为绿美惠州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据统计,我市共记录记载脊椎动物达990多种,维管植物达3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9种;记录记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7种。

  民间力量也是护绿、增绿、管绿、用绿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惠城区马安镇龙塘村村民来说,爱绿护绿已成为根植于内心的行动自觉。2022年,村民们联合驻村干部、“两委”干部等共同“抢救”回一棵倾倒的百年古树,早已流传为一段佳话。如今,村民们已成为绿美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主动利用自家门前屋后的空地种草、种花、种树,打造绿美小景观,不断提高乡村“含绿量”。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对主村道、沿线村道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取得良好的成果,其中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和用心付出。在龙门县永汉镇低冚村,村民们更是主动提出所需苗木,主动在房前屋后种上黄皮、嘉宝果等苗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加收入。2023年8月以来,该村村民共同参与,在“四旁”“五边”累计植树2904株,使低冚村实现了完美蜕变。如今,惠州爱绿、植绿、护绿蔚然成风,成了全社会的行动自觉,人民群众齐参与,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