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以新提质 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

  人民健康是现代化强国应有之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乘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劲东风,惠州市积极向上嫁接优质医疗资源,以实现“健康惠州”新突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简称“惠亚医院”)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在惠州市的战略部署和重要建设单位,自落地之初便被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基础设施优良、环境优美、硬件技术领先、医疗团队专业、医德医风高尚……创办11载,惠亚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党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秉持“医病医身医心 救人救国救世”的中山一院百年医训、家国情怀,将中山一院百年名院文化基因深深植入医教研及管理各环节。如今,来自中山一院30余名长派专家教授及特聘专家、21个柔性聘请专科团队逾160名专家教授在惠常态化开展坐诊、查房、带教、会诊、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医疗“国家队”自此常驻鹅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

  当前,惠亚医院二期顺利落成并即将投入使用,标志着医院向争创“三甲”、全力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以2000张床位的大型公立三级综合教学医院规模为蓝图,惠亚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公益性为导向,全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持续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构建高层次人才梯队,稳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区域民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扩容升级 构筑医疗新高地

  医疗服务能力是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而惠亚医院这座集专业医疗团队、先进设备、优美环境于一体的大型公立三级综合教学医院,生动地展示出大亚湾区对于构建高水平医疗服务体系的执着追求。惠亚医院由大亚湾区管委会全资兴建,委托中山一院全权管理。这里高端人才聚集,中山一院专家教授长期驻诊;这里设立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梁力建教授的名医名师工作室,以第48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中山一院护理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成守珍为代表的南丁格尔工作室、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科技服务站等;这里配备有高端达尔文双源Force CT、DSA、直线加速器等先进医疗设备,拥有全自动化的气动物流和中心供氧系统;这里建立了先进的远程会诊系统、便捷的双向转诊机制,可随时与中山一院各学科专家教授远程联合会诊;这里拥有直升机停机坪,建立了急重症空中快速救援系统……成立以来,惠亚医院成功地将中山一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惠州,在高水平医院建设上硕果累累,填补了大亚湾乃至惠州医疗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让当地及周边广大群众更加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为大亚湾区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

“梁力建名医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

  为深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2020年底,惠亚医院乘势而上再出发,启动二期项目建设。2024年10月1日,医院二期正式落成并即将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作为惠亚医院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是医院实现“三甲”目标、建设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支撑,标志着医院在硬件设施、医疗服务能力上的全面升级。“二期位于医院东面,建成后医院总占地面积约12.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10万平方米,着重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妇儿中心、肿瘤防治中心、老年病康复治疗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病理中心等八大中心。”惠亚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二期启用为契机,该院将以“八大中心”建设为核心,通过打造一批优势学科群,强化资源和人才投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需求,向现代化、花园式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迈进。

  以人为本 群众就医更舒心

  聚焦优质服务,在改善就医体验上下功夫。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惠亚医院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预约诊疗提高就诊效率。医院推出多元化预约挂号系统(含电话、自助机、手机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实现预约挂号便捷化。二是自助服务减少等候时间。医院引进新型预约报到系统,提升就医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三是整合窗口优化服务流程。医院建立了集挂号、缴费等多项功能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服务集中化。四是便民措施提供贴心服务。特设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优先通道,保留人工导诊,为特殊人群提供陪诊服务,确保就医全程无忧;接入广东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实现调阅查看和互认检查检验结果,减少重复检查,让患者省时省钱更省心;创新推出“线上病历复印寄送”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取病历资料;建立专科患者咨询群,实现医护患即时沟通。五是打造特色化服务模式。创建“爱婴医院”“老年友善医院”及“儿童友好医院”等等。

  从预约挂号到就诊治疗,再到就诊环境,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技术创新,惠亚医院致力于打造一个温馨如家、流程顺畅、信息透明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同时,感到温暖与安心。

  融合创新 打造学科新优势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更是医院品牌、声誉的基石。惠亚医院二期启用后,第一阶段临床专科由28个增设至45个,开放床位由503张增至1073张;第二阶段逐步开放床位最高可达2000张,临床专科由45个增设至58个,学科配置齐全。与此同时,该院通过整合学科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科研创新等方式,将依托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医疗实力的“八大中心”,不断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与中山一院院本部同质化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特色”办院,打造医院优势学科群。依托中山一院强大的学科能力,惠亚医院在学科建设上不断突破,开展“三个三”“三个二”重点专科支持计划,逐步打造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心内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急救中心、全科医学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带动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技术创新,为医院发展注入“源动力”。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引进是保障医院诊疗水平领先的核心,是专科发展和品牌化建设的内在动力。2014年成功开展首例食管癌与肺癌同步根治手术;2015年首次采用射频消融治疗三叉神经痛;2016年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2017年成功开展首例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2018年成功开展惠州市首例3D腹腔镜术中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精准核磁B超融合消融术;2019年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一钢筋全身贯穿伤患者、开展首例采用游离带血管蒂皮瓣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手术;2021年成功完成首例单孔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术、首例神经内镜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切除术;2022年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术;2023年成功完成医院首例新一代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顺利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为一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手术、为一胃癌复发转移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为一84岁高龄老人实施高难度腹腔镜下左肾盂癌根治与原回肠膀胱输出道切除术;2024年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右侧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实施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粉碎性眶骨骨折重建术、先天性无阴道腹膜代阴道+宫颈成形术……医院现已引入广东省限制类医疗技术31项,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1项,持续精进医疗技术,致力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健康期待。

  紧跟前沿,推动学科全面发展。该院紧跟医学发展前沿,不断推进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二期项目突出现代医疗理念,重点强化烧伤康复与急救能力,进一步完善了烧伤科、EICU、高压氧治疗中心等急重症救治设施,聘请中山一院烧伤与创面修复团队和急诊医学/全科医学专家,构建起“院前急救-急诊急救-重症监护”的现代急救医学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救治效率与质量,满足大亚湾区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的医疗配备需求,为区域民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引培并举 构建高层次人才梯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惠亚医院打造聚才引智“强磁场”,出台各类人才引进方案,明确各级各类人才的分类引入机制,抓住“发掘与培养医学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多点发力、多措并举,逐步优化人才梯队结构,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拓宽“招引链”,做大人才“总量”。惠亚医院背靠中山一院强大的医疗技术力量,有30余名长派专家教授及特聘专家长期在惠州大亚湾驻诊;医院柔性聘请中山一院一批国家临床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的专家教授团队,现有“中国好医生”廖新学教授心血管内科团队、肾内风湿团队、消化内科团队、内分泌团队、神经内科团队、普外科团队、胸外科团队、肿瘤介入团队、烧伤与创面修复科团队、泌尿外科团队、神经外科团队、妇科团队、产科团队、儿科团队、口腔科团队、耳鼻喉科团队、输血科团队、放射诊断及放射介入团队、超声诊断团队、南丁格尔团队、手术护理管理团队等21个专科团队逾160名专家教授。近年来,进一步加大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聘请国家名师肝胆胰外科梁力建教授、南丁格尔获奖者成守珍教授、心血管内科董吁钢教授、急诊科/全科医学科马中富教授、麻醉科黄文起教授、口腔科丁学强教授、心胸外科殷胜利教授、脊柱外科彭新生教授、神经外科吴新建教授、呼吸内科周燕斌教授、儿科唐雯教授等10多位名医名师;同时,医院积极拓宽招聘渠道,面向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多所重点医学院校招揽人才。

  优化“培育链”,盘活人才“存量”。惠亚医院依托与中山一院的紧密合作关系,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双向培养模式。一方面,邀请中山一院的知名专家来院进行传帮带,通过临床带教、科研指导、学术交流等形式,提升本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前往中山一院本部进行深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诊疗技术和科研方法,实现个人能力与医院整体实力的双重提升。

  激活“管理链”,拴住人才“流量”。惠亚医院注重人文关怀,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政策支持上,医院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政策,包括提供安家费、住房补贴等,以减轻人才的生活压力;在工作环境上,努力营造和谐、开放的工作氛围,鼓励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在个人发展上,医院关注每位员工的职业规划与成长需求,及时化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快乐成长。

  创新“使用链”,激发人才“能量”。该院设立南丁格尔工作室、名医名师工作室、临床研究中心等,持续推进医院人才引育计划,科主任“领航计划”、青年“柯麟人才计划”、护理骨干“菁英计划”,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强化载体平台建设,以人才第一资源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

  惠泽民生 优质医疗“沉下去”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导向”近年来被多次提及。自创办以来,惠亚医院始终将社会责任、公益性放在首位。该院以党建为引领,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推动中山一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实施全天候的“无假日医院”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患者的就诊需求,持续开展“健康下基层,义诊暖民心”大型巡回义诊活动逾80场次,派出1000余名次医务人员,服务群众超过18000人次,足迹遍布各社区、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工地、工厂、学校等,让大亚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为群众健康谋福祉。

  正是明白要真正使基层长期受益,就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道理,惠亚医院与贵州黔西南州相关医疗机构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通过挂职帮扶、技术指导、教学培训、科研协作、学科援建、人才交流等医教研协同帮扶举措,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养,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整体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对口帮扶,在我看来不仅要治疗好病人,更要培训好医生,部分医生没有科研经历,我就多带教、多培训,让他们多学习、多实操。”惠亚医院医生周莹在晴隆县人民医院驻点帮扶,帮助儿科首次成功申请黔西南州科技局科研立项,弥补了该医院儿科科研立项的空白。

  近年来,惠亚医院还积极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辖区内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框架协议》。截至2024年11月,惠亚医院医联体建设逐步完善,定期选派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逾280个单元,以此推动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随着医院二期项目投入使用提上日程,惠亚医院距离建设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又近一步。接下来,该院将继续秉承初心,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深化学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推动区域医疗水平的提升,助力惠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医院名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是由惠州市委、市政府与中山大学达成共识,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兴建,邀请并委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权管理,为大亚湾开发区首家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公立综合教学医院。近年来,惠亚医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医病医身医心 救人救国救世”中山一院百年医训,敢于担当作为,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肯定,相继获得了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惠州市先进集体、惠州市文明单位、惠州市优秀护理集体、惠州市先进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惠州日报记者邬玉婷

  通讯员赖晓燕 刘宇璇 张莉

  本版图片由惠亚医院提供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