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3+证书”高考成绩揭晓,惠州华洋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惠州华洋科技职校)再创佳绩:一半考生本科上线,所有学生专科上线。当20.3万名考生在“3+证书”春季高考赛道激烈角逐时,惠州华洋科技职校学子以“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逆袭轨迹,书写着中职教育的育人典范。如今,这所位于博罗园洲的职业学校,正以党建为舵、德育为帆、创新为桨,在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划出一道亮丽航迹。
数据说话
揭秘惠州华洋科技职校升学优势密码
在职业教育“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循环中,惠州华洋科技职校以一组组亮眼数据,诠释着“升学有通道”的育人成果。2025年,该校一半学生本科上线,16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其中王铎锦、孙志诚2名同学被公办本科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录取。2025年广东科技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两所本科院校先后授予该校“优质生源基地”。
“亮眼数据”诠释育人成果,“低进高出”书写育人奇迹。
深入了解后,记者发现,学校的升学优势,源于文化素养与技能专长的双线培养。学校在课程设置与备考辅导方面采取了系统且精准的策略,将备考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学期注重习惯养成,帮助学生打牢初中落下的基础,建立高中学习坐标体系;第二至第四学期强化文化课和全员技能考证;第五学期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和大学研学;第六学期则进行本科校测集训和精准填报志愿。
学校在第四学期为有冲本意愿的学生建立“一生一档”成长规划,依据学生情况引导报考。第五学期选派有经验的教师研读本科院校考纲,安排教师交流学习与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并在寒假期间为学生提供校测培训。第六学期组织学生返校或到校企合作单位集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助力学生成功考取本科院校。
小森、小青是惠州华洋科技职校的双胞胎兄弟,因相似的外貌和活跃于校园活动而出名,但学习成绩起初并不理想。小青在被广东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后,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分享了自己的逆袭故事。他中考时语数英总分仅120分,数学30分,英语20分,通过不懈努力,在高考中数学取得了130分的优异成绩。在备考本科过程中,他因文化课成绩不突出曾想放弃,但在班主任和家人的鼓励下坚持下来,最终校测成绩达到90分,成功逆袭,实现从“中考落榜生”到“本科大学生”的逆袭。
党建领航
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新生态
在惠州华洋科技职校,优异的升学数据背后,离不开科学的育人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支撑。其中,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引领着学校在育人征程中稳步前行,构建起独特的育人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一直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育人体系,构建起“红色文化浸润+理想信念培育+实践能力锻造”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于2024年获评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学校坚持每天第一节全校思政课,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营养早餐”,既有党史故事、“强国一代”主题分享,也将时政热点转化为生动教材。
拉练砺志,誓言铮铮——师生高考冲刺徒步罗浮山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前往罗浮山23公里徒步拉练,已成为学校学子的“成人礼”,学生在汗水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每年的“红歌大赛”,千名师生用经典曲目编织起流动的红色记忆。
学校实行“双培养”机制,将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每学期开展“青蓝工程”以老带新活动,在班级管理上,安排以党员老师为主的有经验班主任跟进指导新生班主任带班情况;在教学管理上,安排以党员老师为主的老老师对新老师进行辅导,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力促党团协同共进,党建带团建高质量发展,该校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暖心工程”,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教师牵头,凝聚起团员青年和学生干部的力量,组织形成了强大的志愿服务团队。
严格管理
准军事化锻造自律新范式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惠州华洋科技职校实施了独特的准军事化管理体系,这套体系传承了党的纪律性,还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助力学生在规则中成长。准军事化管理不是简单的纪律约束,而是一套重塑人格、培育职业素养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从晨起号角到熄灯铃响,从队列训练到内务整理,学校以军人般的准标准雕琢学生的日常,让“自律、严谨、担当”成为刻进骨子里的成长基因。
6:00准时起床晨练,7:30早读声响彻校园,22:00准时熄灯。这张精确的作息表,在充分保障休息的同时,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拖延症在规律中无处遁形。统一的跑操、集会须做到“快静齐”,就连课堂笔记也纳入每日检查范畴。数据显示,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后,学生日均有效学习时间大大增加,熬夜率下降,形成时间管理-效率提升-习惯固化的良性循环。
走进学生宿舍,“豆腐块”被褥、整齐摆放的洗漱用品,构成标准化内务的“华洋标配”。统一着装、队列训练、文明用语规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现代企业工匠精神的具象化训练。学校还设置“星级班级”“文明宿舍”评比机制,将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深度绑定,倒逼学生从“独善其身”走向“兼顾集体”。
严格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将外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而严格管理带来的不仅是个人蜕变,更构建了“零事故”校园安全体系:全天候教官巡查、标准化出入登记、宿舍定时查寝,暖心服务让校园有了家的感觉,学生安全感幸福感倍增。
统一着装、队列纪律及集体责任机制等行为规范的系统化培育,校园秩序井然,冲突性事件近乎消失。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生更专注文化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形成“管理严-风气正-效率高”的正向学习氛围。
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被动服从”到“主动自律”,准军事化管理本质上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职业素养预培养计划。这里的每一项制度、每一次训练,都是在回答一个核心命题:如何让青春在规则中绽放自由,让成长在约束中积蓄力量。当毕业生成群结队走进企业,用规范的操作、高效的执行赢得认可时,这套管理体系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校园本身,成为学子们叩响职场大门的“金钥匙”。
德育赋能
多元培育塑造健全人格
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让学生的日常行为更加规范,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要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内在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还需充分发挥德育的赋能作用。
惠州华洋科技职校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核心德育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深度融入育人体系,构建出“理念浸润-活动淬炼-协同育人”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与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工匠。
学校提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务必让学生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新学期立志树立目标活动、读好书背诵经典系列活动、明德读书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等。此外,学校还组织文化艺术技能节、红色之旅研学游、禁烟禁毒活动、校园红歌大赛、体育运动节、跳蚤市场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全社会关注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学校会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或团体心理疗愈,对于高风险学生,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安排心理老师定期沟通跟进。
缤纷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还以德育为引领,通过家校协同、校企合作、社会联动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形成“校园-家庭-企业-社会”联动的立体化德育场景。在家校共育中,通过定期沟通、家委会、家长会等强化家庭德育基础;校企协同引入企业导师、实习考核等机制,将工匠精神和职业规范融入日常教学;社会资源整合依托志愿服务、德育基地及行业合作,拓宽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构建职教共同体
在惠州华洋科技职校实训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正对着直播镜头推销特色农产品,机电专业学生在新能源汽车实训室调试电控系统,幼师专业学生用非遗竹编技艺设计教具……这里的课堂,打破传统中职教育的固有模式,构建“文化素养+技能专长+多元升学”的立体培养体系。
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技能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以“智能制造、大健康管理、现代服务技术”三大专业群为引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3个专业重新整合,采用职普融通综合升学班、职教高考“3+证书”升学班、工匠专业特色班等多样化办学模式,满足社会不同需求。
在技能竞赛上,学校建立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四级竞赛体系,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技能。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惠州市各项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路径。在2024年惠州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子成绩斐然,其中“信创协同办公应用”竞赛项目包揽前三名。
教学方法上,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精准教学,因材施教。文化课教学中,综高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精准教学”,落实分层、分类教学和差异化针对性教学辅导,引用科大讯飞AI智能学习机,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加小语种课堂,拓展升学途径,并打造艺体特长高考渠道,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平台。
准军事化锤炼,锻造学生好习惯。
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加大设备设施投入,2024年9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园正式投入使用,与企业合作新建实训室、新增实训设备,总投入超100多万元。老校区进行基础教学设施改善,升级多媒体设备等,下一步将继续升级基础设施,为师生创设更加舒适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此外,学校注重与企业合作,将企业文化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联通。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学生整个中职学习阶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
社区服务
职教惠民践行师生社会责任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回馈社会,惠州华洋科技职校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职教惠民,让学生的专业优势在社区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对接和服务延伸。
在园洲镇的社区街巷,惠州华洋科技职校师生的身影经常活跃在公益服务一线:电商专业学生为本土特产拍摄宣传视频、烹饪师生走进社区教做广式茶点、机电团队免费维修家电……学校以“将专业优势带进社区,以青春才干服务人民”为职教进社区活动的方向及宗旨,将专业教育转化为惠民实践,打造“技能服务+文化传承”双轮驱动的社区服务模式,让职教温度融入基层生活。
“志愿红”闪耀校园,响彻社区。
学校还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推出“定制化”服务,通过不同专业的各项技能,以确保不同年龄段和知识层次的社区居民都能有效参与学习和享受公益服务。如:幼师专业面向青少年儿童和园洲镇青年夜校学员开设手工、非遗传承、舞蹈和音乐技能培训;美形设计专业面向青年到老年阶段的居民开设艾灸和按摩护理服务;烹饪专业则面向对烹饪和面点感兴趣的居民教授烹饪技巧和面点技能;电商专业的直播技能和视频剪辑技能,能够让社区的特色和特产得到充分的宣传;机电专业的电器维修技能,能够对社区的家庭进行电器的维修和检测。
社区成为学生的“实践课堂”,而学校也成为社区的“技能后盾”。至今,该校开展职教进社区活动已有22期,活动涉及博罗县各中小学、青年夜校、社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及大部分的社区居民。得到了各级机关单位的高度认可,每年都收获诸多实质性成果。
校企“双擎”驱动,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职教活动,社区居民的生活技能得到显著提升,许多参与烹饪课程的居民能够独立制作精美面点,用于家庭聚会或邻里分享;参与手工、非遗文化的社区居民,在手工制作的技艺和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认识得到较大提升。在职教活动推动下,社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非遗传承课程吸引大量居民参与,使传统技艺在社区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职教进社区活动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活动多次被当地媒体报道,吸引了更多学生报考该校相关专业,近三年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选择华洋职校
开启未来无限可能
从亮眼的升学就业数据,到党建引领的育人新生态;从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到多元的德育活动;从深度的产教融合,到贴心的社区服务,惠州华洋科技职校以全方位的教育实践,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
在惠州华洋科技职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拍:喜欢钻研技术的,可以在智能制造专业群触摸工业4.0的脉搏;向往三尺讲台的,能在幼师专业获得幼儿园园长的亲自指导;立志升学的,有专属的“3+证书”培优团队保驾护航。这里没有“差生”的标签,只有“晚开的花”和“待燃的火”。
当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惠州华洋科技职校正以先行姿态,证明中职生同样拥有出彩的机会。2025年的招生简章上,“升学有门、就业有路、创业有术”这个理念,正被69个本科录取通知书、全员专科上线、无数企业的赞誉所印证。
选择惠州华洋科技职校,选择的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改变命运的可能。在这里,中考的暂时失利只是人生的逗号,而不是终点。在这里,每个青春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每个梦想都值得全力以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魏俊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