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国 李朝荣
(一)
己亥之夏,风调雨顺,惠州田野一派金黄的丰收景象。草木葳蕤、夏花灿烂,此自然之势也。
世间存一股特殊而不无奥秘的力量,中华文化谓之为“势”。所谓“势”者,智者见之明者顺之慧者见机而为之,故能激势、转势、旺势而至于胜势。
“势”者,蕴含影响或推动事物发展之态运行之“力”也,时代演变特征之谓也。故欲成大事,先谋大势。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孙子云:“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势至,势起,就会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毛泽东同志当年正是洞察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开启了伟业大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审视惠州城市发展,不妨以“势”观之。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吹响进军号角以来,全市人民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脚步铿锵有力,“岭东雄郡”作为惠州历史文化的一个独特标识和精神符号,激扬起全市人民奋袂而起、奋楫争先、竞逐一流的雄心壮志。
时代风云激荡惠州梦想。一种非凡之“势”,从惠州“岭东雄郡”的历史深处喷薄而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上澎湃而起,激励惠州人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上阔步疾行。
惠州,大势起兮云飞扬!
(二)
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何势之有?
由外观之,可得“三势”——
势一,大变局之势。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此为人类历史逻辑演进之势,中华民族阔步走向伟大复兴,是此中最大的走势、最强的逻辑。中国“大盘”走高,惠州当因势而谋。
势二,大变革之势。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勃然兴起,此为人类社会变革激进之势。社会大变革大创新,惠州当应势而动。
势三,大湾区之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时代到来,此为中国改革开放奋进之势,国家战略剑指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当顺势而为。
三势叠加,雄风鼓帆,赋能惠州,劈波斩浪。
由内观之,可辨“六势”——
势四,大升级之势。惠州确立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奋斗目标,拉开发展大升级帷幕,开创惠州发展新战略。
势五,大产业之势。惠州确立“2+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产业,努力将优势做到极致,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势六,大交通之势。“对外大连通、对内大循环”,惠州着力构建融入大湾区的大交通体系,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坐拥5条高铁线,30分钟对接广深,形成交通枢纽新格局。
势七,大改革之势。惠州改革再提速,在全省率先探索制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瞄准“快人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等等,增创发展新优势。
势八,大开放之势。惠州高标准建设中韩(惠州)产业园,规划建设能源科技岛打造大湾区能源产业基地和科创中心,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大平台。
势九,大更新之势。市委鲜明提出发扬“岭东雄郡”雄武气魄,以改革创新开路,重塑惠州文化基因,改良城市DNA,让惠州年轻起来。这无疑是城市文化根脉层面的大更新。
凡此九势,内外相应。九势聚合,势如破竹——此谓今日之“惠州势”。
(三)
时至势兴,必当“搏而跃之,激而行之”。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半年内两度来惠调研,勉励惠州“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的厚望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决然走出中等生“舒适区”,改革开放“再杀出一条血路”,“拼了命也要把惠州搞上去”的思想共振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市委书记、市长星夜策划开通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的高效服务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在国际风云波诡云谲中吸引投资额高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突破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国之重器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建设的“高能氛围”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啃下供排污一体化改革这块“深水区”硬骨头的攻坚克难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窗口服务单位办事“快一步”“跑一次”“当天办”的效率竞逐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赣深高铁沿线最大新建高铁站惠州北站的悄然崛起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前所未有的铁腕治污、铁腕拆违、铁腕治超的整治风暴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今日之惠州,你可以从“快起来”的城市呐喊中,从“雄起来”的炽热舆论中,从“干起来”的竞逐一流中,感受到势的冲击波;
……
多重冲击波,聚成发展潮,名曰“惠州势”。
全方位观察,人们会领略到更多的向上向前向新向善的“惠州势”,凝聚全社会力量大踏步迈向国内一流城市的“惠州势”。
(四)
成势不等于成事。从成势到成事,尚有激流险滩要闯,需要奋进之舟横渡,更待雄武之师冲锋。
中国传统文化讲“气势”。“气”者,精神也。“气势”者,精神之张力也。
从某种意义上说,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首要问题,是人的精气神问题,是城市的精神气质问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大钊说。
“雄健”,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的话说,就是要“够胆”,怕这怕那成不了大事。
闯一流城市之路,非有“够胆”之雄武气质不可。
问东江大地,雄武气质何处觅?
思之审之,不妨“九问”——
一问胆气:我们能否扛住大变局中的大挑战?前路没有“舒适区”。世界风云变化多端,我自巍然屹立东方。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就是明证。我们要踏平坎坷成大道,非有“孙行者”般的斗争精神不可。惠州人,当多一些拨云见日、决战决胜的胆气!
二问锐气:我们能否咬住大变革中的大创新?时代浪潮,浩浩荡荡,创新者胜,守旧者败。惠州人,当多一些敢立潮头、变革常新的锐气!
三问骨气:我们能否抓住大湾区建设的大机遇?惠州陆地面积占粤港澳大湾区五分之一,“惠州条件这么好,再也不能错失机遇了”。惠州人,当多一些不甘人后、奋起直追的骨气!
四问志气:我们能否担负起城市发展大升级的历史责任?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是惠州的鸿鹄之志。惠州人,当多一些舍我其谁、创造历史的志气!
五问豪气:我们能否在工业革命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立志打造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也当以此为依托打造全球领先的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惠州人,当多一些逐鹿世界、敢于争雄的豪气!
六问大气:我们能否在城市建设上有更大格局?梦想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惠州人口从500万发展到800万、1000万,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框架能级?惠州人,当多一些着眼长远、预见未来的大气!
七问勇气:我们能否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再杀出一条血路”?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开放。决不能畏手畏脚当“毛毛虫”。惠州人,当多一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
八问血气:我们能否在精神上焕发“岭东雄郡”的雄武气魄?今天的发展竞争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尤其需要有一股“看准了,就不要犹豫”的狠劲。惠州人,当多一些滚石上山、中流击水的血气!
九问朝气:我们能否在城市DNA上形成“快人一步”的青春文化?行事“慢一拍”“跟着走”,城市必然暮气沉沉;办事快人一步、效率高人一等,城市方能朝气蓬勃。惠州人,当多一些志气昂扬、万马奔腾的朝气!
凡此“九问”,激荡的是惠州城市文脉中蕴含的敢为人先、敢闯敢搏敢担当的雄武气质!
(五)
岭东雄郡,千年古城也。生于斯城,迁居于斯城,生活于斯城,工作于斯城,当传承古城之魂,熏染激发雄武之城市气质。
我们正处在新时代。新时代有大变局、大变革、大机遇,也有大风云、大竞争、大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风口,惠州人,我们该以怎样的胆识勇气去把握、去突破、去创造?新时代的惠州,该以怎样的城市精神去奋起、去争雄、去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动,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英才辈出的时代,是天地广阔的时代,是创造奇迹的时代。
我们各行各业统统都要行动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形成这样一个“势”,“岭东雄郡”的雄风就起来了。
这样一个“势”,就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的几十年千军万马“对准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惠州人当对准“国内一流城市”这个“城墙口”,持续冲锋!
这样一个“势”,就是坐不得、站不得、等不得、慢不得。惠州人当远离“舒适区”,跳起来、跑起来、快起来!
这样一个“势”,就是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每一个惠州人,自觉在各自的岗位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普通做到优秀,把优秀做到极致,就可以创造一流的业绩,为竞逐一流贡献力量。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呼唤新时代一流的城市精神。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今天的惠州人,当以新时代“岭东雄郡”之雄武精神,以“天下不敢小惠州”之雄心壮志,饱蘸青春翰墨,燃情挥写“国内一流城市”之鸿篇巨作!
“九势”积聚惠州,“九问”激醒惠州!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发展信心,大胆改革创新,以新思维谋划发展新经济,走惠州特色高质量发展新路。新思维、新经济、新路径,这是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的新要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版图上,有一个崛起中的高质量发展重要板块叫“惠州势”!
对准“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这个“城墙口”,让我们再加油、再鼓劲、再奋进、再冲锋!
让雄武的城市气质激荡在每个惠州人的血脉和DNA里!
让我们解放思想的“脑洞”开得更大一些吧!
让我们改革开放的脚步迈得更快一些吧!
让我们竞逐一流的壮志豪情激发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吧!
让“惠州势”的创新发展冲击波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