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0年4月22日。
这是惠州城市历史必将浓墨重彩书写的重要日子。
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日子。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闪耀希望和信念之光的一个重要日子。
这是世界经济受疫情严重冲击下增强战疫信心、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复苏之光。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中国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建设的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在大亚湾石化区开工,举世瞩目。
在全球被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之际,在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惠州这一重大项目的开工,如日出之光,刺破迷雾,让全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更加清晰地看到全球产业界对中国、对广东、对惠州投资发展的热切愿望,给全世界战胜疫情重启秩序重振经济以巨大的鼓舞和希望。
项目建设,对于惠州市、广东省,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这个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时刻,惠州再度携手国际石化巨头,向着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出大步,宣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势不可遏。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铁一般的现实再次印证,无论风吹浪打,开放依然是时代的潮流,无可阻挡;无论艰难险阻,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无可阻挡;无论坎坷颠沛,经济全球化、合作共赢依然是历史的趋势,无可阻挡。
今天,在这座城市得名“惠州”1000年的特别年份,立足全球版图新坐标、正奋力迈向国内一流城市的惠州,再掀大开放大发展浪潮,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惠州的非凡努力,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澎湃活力。
东江起春潮,南海共涛声。历史为 “岭东雄郡”打开新时代的世界窗口。
(二)
这是逐梦奔跑的新时代。
有梦想,才有希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惠州人一直有个“石化梦”。因为大亚湾有着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有着发展石化工业的独特条件。
1990年5月,大亚湾畔一声巨响,惠州改革开放“第一爆”拉开惠州港建设序幕。
2002年11月1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在大亚湾畔打下第一根桩,宣告当时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吹响惠州向世界石化产业进军的号角。
18年后的今天,百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项目破土动工,将再次改写世界石化工业版图。
有梦想,才有追求——
绿色的发展定位、安全的管理理念、良好的营商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大亚湾石化区不断前行的制胜法宝,更是惠州经济行稳致远的终极密码。
一直以来,惠州以“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走绿色安全发展之路,科学谋划石化产业规模,建设一流石化园区,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在中海壳牌和中海油惠炼两大龙头项目的带动下,大亚湾石化区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升至全国第一。
世界7大石化巨头、13家世界500强企业、27家行业领导者、总投资2150亿元……南海之滨,大亚湾畔,一座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正悄然崛起。
去年,“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出炉,大亚湾排名第一,并在经济总量、利润总额、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利润等多项指标上进入全国前三。
有梦想,才有这般的万千宠爱。
(三)
这是向海而生的新姿态。
向海,向着敢为天下先的方向——
20年前,新世纪之初的2000年,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惠州,率先打开了中国能源市场开放的“大门”,引进当时中国最大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改写了中国重化能源产业由国企“一辆马车”拉着跑的历史。
向海,向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
“中海壳牌”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作出示范。德国巴斯夫、瑞士科莱恩、美国普利司通、日本三菱化工、韩国LG化学、台湾李长荣化工纷纷落户大亚湾,珠三角成为国际化工企业投资热土,极大推动了广东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至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石化企业,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迈入国家“优等生俱乐部”,朝世界级稳步前行。
向海,向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方向——
今天,全球新一轮机遇窗口期到来,惠州以世界眼光,再一次高举开放大旗,拥抱新一轮国际资本到来。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项目开工建设,是中国重化能源领域第二个外商独资项目,也标志着中国能源市场开始了国企、合资、独资“三驾马车”同跑时代。
从中海壳牌到埃克森美孚,从43亿美元到约100亿美元,从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这是惠州开放的大跨越,标注着广东开放的大格局,呈现出中国开放的大气象。
开放无止境,雄郡立潮头。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项目体量巨大、技术先进、附加值更高、排放更少、经济效益更佳。
专家预计,大亚湾石化区将成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石油化工产业链最齐全、最完善的产业基地。可以预见,在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标注世界级的石化新格局必将形成。
海纳百川,“开放”乃大。
(四)
这是敢于搏击的新精神。
搏击,在历史的最深处——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个个大项目的背后,闪耀着惠州敢想敢干的城市雄武精神。惠州有着山海形胜的雄阔地域,有着兵家必争的战略地缘,有着冒险进取的血脉基因,有着崇义尚武的人文传统,有着机变图强的革命文化,这些凝聚为岭东雄郡的雄武气质,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洗礼下,敢于搏击的雄武精神,更为彰显。
搏击,在时间的最韧处——
发轫于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惠州人咬定大项目不放松,30年奔跑不息,一任接一任,一棒接一棒,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拼出了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的好模样,拼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大项目精神”。
搏击,在困难的最硬处——
引进埃克森美孚,碰上中美贸易摩擦,而项目落户之后,又遭遇全球疫情肆虐,世界风云变幻,迷雾重重。惠州在国家、省的大力支持下,与投资方精诚合作,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排除万难,不仅使项目成功落户,而且顺利开工,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搏击,在浪潮的最高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掀发展潮。惠州,勇立潮头,大手笔构建大开放引领、大项目驱动、大平台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从埃克森美孚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到奠定城市百年格局的“丰”字交通主框架;从金山新城、中韩(惠州)产业园到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等一系列大平台,筑起高质量发展新的“四梁八柱”。
一座令人尊敬的城市,不在其大小,而在于其浩然正气,在于其铮铮骨气。“岭东雄郡”敢搏击,天下不敢小惠州。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唯敢搏,赢尊敬。
(五)
这是放飞想象的新航程。
解放想象力,更能找到突破口——
今天,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汹涌,人类已然跨入智慧社会的大门,智慧经济时代深度爆发。每个城市,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突破方式。
惠州湾,是属于惠州的全新“打开方式”。今年市委全会首次提出高标准谋划建设“惠州湾”的构想。从大亚湾到惠州湾,惠州用极大的“想象力”,开启湾区经济新航程。
惠州湾,是地理学上的新名词。她有着280多公里海岸线,有着风光旖旎的沙滩岛屿,有着广阔的内陆腹地,有着海港空港和高速高铁的立体交通。
惠州湾,是改革开放的新先锋。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为上海和香港两个世界级城市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广东“一核一带一区”的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成员,是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广东、中国对外开放先锋角色的重要使命。
惠州湾,更是世界湾区经济的新明星——
这里是“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的工业湾区。大亚湾石化区、惠东新材料产业园、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三足鼎立”,使之成为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
这里是“大科学装置+创新创业”的科技湾区。国家两个“大科学装置”、创新产业集聚区、金山新城、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启动建设,使之成为大湾区东岸创新人才新生态圈。
这里是“大健康产业+宜居宜游”的品质湾区。双月湾、巽寮湾、小径湾、三门岛等滨海文旅体深度融合,使之成为未来城市生活新标杆。
解放想象力,更好解放生产力——
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
惠州湾,用智慧打开想象,以其独特的产业布局和全新的智慧业态,在世界大湾区区域经济中独树一帜,刷新后疫情时代世界湾区经济学。
惠州湾,代表着新的视野、新的气象。惠州以全球视野、长远眼光谋划“2+1”现代产业集群,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布局生命大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惠州融入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从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起航,唱响“惠州湾”品牌,昂首迈向与国际一流湾区相匹配的国内一流城市。随着“丰”字大交通的全面落实,“惠州湾”将成为大湾区国际坐标上一个闪亮的“黄金湾”。
想象力,就是生产力。
(六)
世界风云跌宕、危机重重,谁能乾坤在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中抢机,才能率先突围。
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项目的开工,正是惠州突围的生动写照。
疫情改变我们,我们改变未来!
在竞逐一流征程上,只要全市上下胸怀理想齐心协力,500万人民脚踏实地同心勠力,在攻坚克难中坚定信心,在主动作为中抢抓机遇,在大胆探索中频出新招,新时代“岭东雄郡”定能冲破重重关隘险阻,一往无前、逐鹿世界。
立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的时代风口,雄郡惠州,向着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阔步前行。
雄郡千载唱大风,乘风破浪济沧海!
让我们以奋斗者的矫健姿态,打开雄武惠州新千年的新一页,书写不负韶华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新篇章!
执笔:蒋勤国 李朝荣 谢超平 白璐
袁畅 戴建 李向英 谢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