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方舱直送香港:人均每天造一间房,一天开6航次专线

  3月7日下午,满载中央援建香港方舱活动房屋的3艘船舶依次驶离中山黄圃港,经水路前往香港。这是珠江船务自2月23日凌晨率先在省内开通水路应急通道支持中央援建香港临时性社区隔离设施项目以来,“中山黄圃港-香港”专线的第46-48航次。珠江船务董事局主席刘广辉告诉记者,这条广东省内首个水路运输应急通道,已通过48个航次运抵香港方舱活动房屋近5000套,保障了香港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等地方舱医院的建设。

  自2月22日香港四个方舱医院同时开工以来,大批建设物资源源不绝地由内地运往香港。在这样的全力支持下,青衣方舱医院建成仅用时一周。这样堪称奇迹的速度背后,是建筑公司、船务公司、海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无数人正为了支援香港抗疫争分夺秒。

  专人24小时查验确保零等候

  “当了解到有紧急运输防疫物资的任务之后,我们海事部门立即启动了水上运输绿色通道。”中山海事局黄圃海事处处长何志航说,为保障援港物资运输,黄圃海事处安排专人24小时为供港物资船舶提供口岸查验,以确保相关船舶能做到“零延误、零待泊、零等候”。

  据悉,为使供港抗疫隔离设施能够顺畅运抵香港,珠江船务下属珠江中转、中山黄圃港通力合作,为物资运输操作开通绿色通道。为确保方舱物资顺畅快速运抵香港,珠江船务方面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统筹业务部门做好客户信息沟通、准确制作单证、提前申报清关;二是安排操作部门加班加点,确保供港物资优先装卸、及时出港;三是安监部门加强现场巡视监督,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安全操作。

  活动房屋在码头组装好再上船

  “我身后的集装箱式房是在工厂集约生产,到港口集中装船运到香港,在工地上像堆积木一样快速建造方舱医院。”在黄圃港码头上,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赵治永这样向记者介绍。据记者观察,所有的援港方舱活动房屋会先将材料运到码头进行组装,再以整间房屋的形式运送到香港。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当前工人全力赶工的情况下,平均一名工人一天可以完成一间方舱活动房屋组装。

  为了让隔离设施能够尽早抵达香港并能立即投入使用,珠江船务协调中山黄圃港在现有业务场地内专门划出约两块超过8000平方米的专用地块用于半成品隔离设施的现场组装。同时,在提升装运效率方面,中山黄圃港积极总结经验,改良装卸工艺及设备,使得隔离设施装卸效率提升近一倍。

  日均5趟航次运送万吨物资

  据了解,“黄圃港-香港”24小时专线开设以来,因物流方案设计和出运计划需要,每日平均要开出4-5个航次,最高峰时期甚至每天开出6个航次。珠江船务方面表示,正在以最大限度保障供港隔离设施运力配备。

  在疫情防控期间本就存在船员上岗率不足的压力,香港地区严峻的疫情更是带来了人手紧缺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珠江船务采取码头一线员工、配送司机24小时不间断轮班的方式,日夜奋战、全力做好防疫物资运输到港后及时卸货和配送转运,确保建设香港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等地方舱医院的物资运送及时。

  工作辛苦,但参与运输一线工作的所有人员都主动延长上班时间,每日加班至凌晨3点左右,争分夺秒抢运防疫隔离实施,确保完成当天出口计划。港口地盘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时间就是生命,方舱医院送到香港是救命的事情,我们愿意辛苦这段时间帮助香港抗疫。”

  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下,在2月22日至26日短短5日内,香港青衣方舱医院建设使用的全部隔离设施的运输及现场配送工作完成,有力保障了首个中央援建香港方舱医院项目在2月28日顺利完工并启用。

  据悉,今年以来,珠江船务共开设20条粤港运输航线,累计投入驳船运力68艘,运输物资2.5万个集装箱,供港民生及抗疫物资货量累计约7万吨,实现集运、通关、装卸各环节顺畅衔接。在“助港遏疫 共克时艰”抗疫倡议下,珠江船务各下属企业积极响应,莲花山港、清远港、珠海斗门港、中山货运港、中山黄圃港、佛山高明港、佛山北村港、顺德容奇港、江门三埠港等9个货运码头已为供港抗疫和民生物资开辟水上运输“绿色通道”和“联动专线”,形成“粤港高效联动、九地协同发力”的抗疫格局。

  南方网记者 李心迪

编辑:黄秀霞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