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做好融合大文章 乡村振兴谱新篇

原标题:

  惠州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做好融合大文章 乡村振兴谱新篇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要求,是事关全局的“国之大者”。2022年,惠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惠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惠州乡村振兴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

 

柏塘镇万亩茶园,满山茶飘香,农民采茶忙。

  

惠阳区秋长街道官山村湖秋忽村民小组,150亩撂荒地复耕复种。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牢牢守住“两条底线”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我市开年后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工作,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据初步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4.49万亩,比2021年同期增加8.13万亩,占省下达惠州市169.8万亩粮食生产任务的55.6%。当前,我市正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冬种生产扩面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坚决完成省下达的粮食指标任务。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全市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的有147户76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脱贫人口有20156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大力推进就业、产业和消费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红线”。

“东江画廊”示范带杨村坑节点风景如画,丰富了游客田园生活体验。

  

龙门县陈村村遍地绿茵茵的广金钱草成为村民的“致富草”。

  美丽乡村活力迸发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

  “近年来,惠州依托良好的区位、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领域精彩纷呈。”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特色资源,惠州已形成丝苗米、甜玉米、马铃薯、荔枝、梅菜、鲜蔬、茶叶、花卉、南药、三黄鸡、金鮸鱼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农业知名品牌,建成了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同时,惠州市已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认定建设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形成了梯次发展和“一县一园”格局。

 

 “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让沿线乡村旧貌换新颜。

 龙门陈洞村茶园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2021年惠州市提出创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将其作为推动我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惠州启动建设了汝湖、良井、白盆珠、柏塘、龙田、泰美、梁化7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探索“生产在农户、基地在乡村、加工在乡镇、流通在县城、增收在农民”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我市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13条。根据相关工作方案,惠州将率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建设沿线美丽农村路、美丽乡村、美丽圩镇等示范亮点,打牢乡村文旅、农工贸等营商环境基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示范带建设,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释放内生动力,打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

  

惠城乡间稻浪滚滚,汇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摄

龙门县陈村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内,农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7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

  1 汝湖 2 良井 3 白盆珠 4 柏塘 5 龙田 6 泰美 7 梁化

  1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 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

  2 惠阳区蔬菜产业园

  3 惠东县蔬菜产业园

  4 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园

  5 惠东县粤港澳流动渔民

  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园

  6 惠东县生猪产业园

  7 博罗县南药产业园

  8 博罗县丝苗米产业园

  9 博罗县预制菜产业园

  10 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

  11 龙门县三黄胡须鸡产业园

  文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图 (除署名外)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