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沥林推进“信号升格”行动,“东莞信号”转变为“惠州信号”

  “多少年了,手机信号终于好起来了。”家住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企岭村的张先生望着村里不远处新修建的通信基站,再看看自己手机里的满格信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企岭村,这座坐落于银瓶山脚、毗邻东莞的村落,长期受限于东莞方向的移动通信信号,信号不稳成为村民通讯的隐痛,不仅通话质量参差不齐,上网也多有不便,促使许多村民倾向于使用东莞电话卡。
  民生,始终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自惠州市全力推进“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以来,沥林镇党委、政府紧跟步伐,坚持党建引领,携手铁塔公司积极推进通信基站建设,直击信号盲点、破解覆盖难题,实现从“东莞信号”到“惠州信号”的转变。
  多措并举加强宣传,解决群众困惑
  沥林镇聚焦群众疑难困惑,多措并举加强宣传,稳步推进通信基站建设。一方面加大共建力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妇联的“半边天”力量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刚性政策+柔性关怀”,深入群众家中“唠家常”“问冷暖”,用身边事例讲述“信号升格”带来的多重便利,消除群众的疑虑和担忧,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党员志愿者为群众宣传普及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提升沟通温度,实行“专人统筹负责+镇村干部包抓”工作模式。利用镇村干部“人头熟、关系近、情况清”的优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并建立了“一张清单、一个点位、一人负责”的“三合一”工作机制,定期更新“政策疑虑”“问题反馈”“意见建议”等清单,定期回访跟踪问效,及时为群众反馈的问题逐项逐条解疑释惑,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强化宣传广度。充分发挥“先锋出租屋”党群服务站的阵地作用,多次举办电磁辐射科普讲座,并通过视频讲解、纸媒宣传、志愿服务队入户政策解读等“线上+线下”的多维宣传模式,帮助村民正确认识电磁辐射,客观理解通信技术的科学原理,消除群众对基站建设的误解和担忧,实现村民从“抱臂质疑”到“积极配合”的转变。
  镇村企三方联动,筑起桥梁纽带
  沥林镇注重统筹推进、强化协同联动,构建“政府统筹+企业建设+村社区配合”的镇村企三方联动机制,共筑“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桥梁纽带。
  针对薄弱点位“广摸排”。深入各村(社区)信号薄弱点位,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信号盲区,精准定位信号薄弱位置,并与群众深入沟通,收集群众反馈的问题,做好跟踪解决,确保摸排工作精准高效。

仲恺沥林推进“信号升格”行动。

  针对疑难重点“强攻坚”。结合各村(社区)实地摸排情况,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分类制定施工方案。对影响进度、建设难度大的点位,则运用政府政策和社会资源全力攻坚薄弱环节,提升工作实效。
  针对特殊情况“精施策”。对沟通困难、心存顾虑的业主,坚持因户而谋、因情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罗村村基站建设过程中,一选址地在与业主反复沟通无果后,立即启动另外选址方案。备选方案中有一户业主长期在外地工作定居,工作人员便主动前往,耐心为其答疑解惑。历经2次登门走访,最终成功与业主签约。
  专业测量解疑,关怀一线建设者
  沥林镇积极响应群众需求,秉持“有诉必接、有求必应”的原则,致力于以高品质网络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针对基站建设引发的公众关切,该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以消除群众顾虑。
企岭村新建的通信基站。

  首先,为科学回应群众对基站辐射的担忧,沥林镇特别邀请了第三方专业团队,在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对基站电磁波辐射水平进行了严谨、精确的测量。同时,为增强说服力,还选取了诸如微波炉、手机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进行了辐射量的同步测量与全面的对比分析,以直观易懂的方式打消群众顾虑。
  此外,在炎炎夏日,沥林镇党委、政府深切关怀基站建设一线人员,多次组织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防暑降温物资,并嘱咐大家要劳逸结合,落实好防暑降温举措,及时表达了组织的关怀和对一线建设人员的敬意。
  面对新镇社区文广七巷基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业主因病住院导致施工受阻,沥林镇党委、政府主动联合铁塔公司前往探望业主,耐心向其家属解释基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成功消除了家属的顾虑,最终促成签约并确保了基站建设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沥林镇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加快基建进度,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开通辖区内新增基站,绘就“信号满格、幸福满溢”的新图景。
  惠报全媒体记者邱舒婷 通讯员莫智航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