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醉驾98%以上是男性,30-49岁的中青年占比最大

  酒驾醉驾是严重的交通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安全风险突出。当前,全国正统一开展周末夜查行动,重拳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日前,博罗县人民法院(下称“博罗法院”)发布《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司法数据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对该院2021年审结的醉驾型危险驾驶案件的发案原因、案件特点等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报告的发布,是博罗法院充分发挥诉源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结合该院民事审判方面对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集中管辖处理机制,不断深化专业化审判改革成果,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博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超95%醉驾案件20天内审结

  醉驾入刑以来,使得社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风气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为维护公共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机动车辆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工具,醉酒驾驶行为屡禁不止,醉酒驾驶犯罪案件(下称“醉驾案件”)仍然频发。

  与全国情况类似,近年来博罗法院审理的醉驾案件也呈数量高位运行,并且持续攀升的态势。报告显示,2019、2020、2021三年该院审理醉驾案件持续增长,危险驾驶罪业已超过盗窃罪,成为博罗法院占比最大的刑事案件类型。

  “醉驾案件审理周期短,诉讼程序简捷。”博罗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醉驾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审理占比71.14%,适用简易程序占比27.56%,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仅为1.30%。近六成的案件在6到10天内审结,超过八成的案件可在15天内审结,超过九成五的案件可在20天内审结。

  与此同时,该类案件服判息诉率高。报告显示,庭审中,仅有3起案件被告人未认罪认罚,认罪认罚率高达99.44%;判决后,绝大多数被告人认罪服判,仅1起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上诉率仅为0.19%。

  深化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报告显示,发生醉驾的主体多是中青年男性。98%以上的醉驾者系男性,年龄在30-49岁之间的被告人有333人,占比62.01%。“该年龄段人群车辆保有率较高,参加应酬的频率偏多。”博罗法院相关负责人说,从醉驾的起因来看,大部分被告人系与亲友聚会结束的归途中被交警查获。“他们认为聚会地点离家较近,虽有饮酒,但毕竟不是长途驾驶,不至被交警查获。可以说,侥幸心理作祟是该部分人群实施醉驾行为的重要原因。”

  同时,被告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报告分析,这是因为对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被告人而言,学龄阶段法制教育欠缺,对法律认识模糊,不清楚酒驾和醉驾的区别,也难以分辨相应的处罚措施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二轮机动车是醉驾的主要工具。报告显示,摩托车和轿车是最主要的驾驶车型,二者之和占总量的85.11%。更重要的是,醉驾的摩托车驾驶人往往既是醉驾肇事者同时也是醉驾的受害者,由于很大比例的摩托车主并未购买保险,加上经济状况有限,一旦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可能出现调解难、审理难、执行难现象。

  “报告通过对醉驾案件主体特征、案情特征的分析,对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危险驾驶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博罗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针对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醉驾入刑”存在认知盲区的问题,报告建议:应将30-49周岁的中年男性、农民、摩托车驾驶员等列为重点宣传对象,侧重讲解酒驾与醉驾的区别,以及入罪标准;应将饭店、酒楼、KTV等娱乐场所作为重点宣传场所,强化商家告知提示义务,最大限度打消饮酒者和醉酒者的侥幸心理;要丰富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组织驾驶人员现场旁听、不起诉公开听证等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曝光典型案例,提升惩治危险驾驶罪的震慑力和感染力。

  又如,针对醉驾案件标准化、格式化的办理模式,刑事规制的震慑效果不佳的问题,报告建议,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方针,深化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中,对查获的酒驾、醉驾,应做到有案必立。对查处的犯罪嫌疑人决定先行拘留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区分,对情节轻微的,可以提早办理取保候审,对情节严重、无悔罪表现的,不予办理取保候审。对主观恶意较轻,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较小,公诉机关应积极促进和解谅解,并将行为人的民事赔偿情况,作为适用非监禁刑的重要考量条件之一。

  部门联动开展多元化惩罚矫治

  犯罪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配备行政、刑事刚性治理手段时,其他治理手段也要跟进更新。不然,醉驾犯罪治理就会出现“一判了之、一放了之、打击不尽”的“断档”现象,不仅不能减少醉驾犯罪,也易激化社会矛盾。

  报告建议,要建立酒驾、醉驾违法犯罪常态长效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坚持以“情报研判、数据分析”促进出警勤务机制改革,不断探索精准、高效的警务工作机制。通过细化分析县域涉酒违法行为规律特点,确定警力投放的重点区域、道路、时段,根据道路类别、特点分别制定查缉技战方式。注重分级设置预警机制,对酒驾、醉驾高频多发的节点,组织大范围的警务出勤行动。在警力投放上,应在重点区域辖区,组织小范围、多波次的集中整治。具体而言,要聚焦要害日期、要害时段、要害区域,制定打击工作方案,集中警力查处,织严织密管控网络。

  报告还建议,要加强部门联动共治,积极探索对醉驾案件进行多元化惩罚矫治。例如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主要乡镇的大中型餐饮企业建立“反酒驾、醉驾联盟”,指导餐饮企业弘扬文明饮酒、文明交通理念,及时劝阻酒驾、醉驾行为;又如积极开展创建“零酒驾”单位行动,在全县有步骤地开展创建“零酒驾”社区、街道行动和“零酒驾”乡村、乡镇行动,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社会自觉抵制酒驾等。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与公安、医疗、社区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将源头防控、综合治理内化为落实慎诉理念的重要内容。”博罗法院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是深入探索优化危险驾驶案件办理的联动机制,提高办理这类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打击危险驾驶案件的高压态势,有效惩处此类犯罪行为,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从而避免和减少酒驾、醉驾驶案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记者 卢慧

  通讯员 黄淑瑜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