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博罗县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深入推进“六治”协同治理
为建设现代魅力强县注入善治力量
“我们每次上工都刷脸打卡,做多少工、拿多少钱,平台都记得清清楚楚。”博罗县罗阳街道一在建工地,工人陈杰通过实名制通道刷脸打卡上工。他表示,有了这个智慧化平台监管,保障了工资发放,更重要的是保障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维护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乎万千家庭生计,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博罗县委政法委主动作为,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在罗阳街道开展预防在建房地产领域拖欠工人工资试点工作,通过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多部门协同治理,实现了对在建房地产领域工人工资发放的数字化监管、全过程监控。
民之安乐皆由治。社会治理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博罗县持续深化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入推进“六治”协同治理,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不断推进,为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注入善治力量。
博罗全速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党建引领
强劲“党建芯”,激活治理源动力
走进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道路干净整洁、墙绘引人驻足、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游客络绎不绝。从“软弱涣散”、村容村貌“脏乱差”,到远近闻名的“文化部落”,再到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沉甸甸的荣誉,观背村的华丽蝶变,是博罗县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源动力的生动实践。
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关爱老年人健康讲座、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活动……在罗阳街道金域华府小区党群服务站,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着居民生活。作为罗阳街道首个在小区打造的党群服务站,该党群服务站设有银龄先锋工作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矛盾调处、工具借用等35项便民服务,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党组织的温暖。社区是党的执政基石,创新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罗阳街道推动小区党支部全覆盖,深入实施“党群连心,邻里如亲”工程,把党组织覆盖到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党旗引领风帆劲。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是博罗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鲜明特色。博罗县充分发挥“政治”作用,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无论是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还是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一线,处处都有博罗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该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巩固和拓展发展建设成果,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柏塘镇在群众家门口打造“乡里茶室”,引入多元力量协同治理,让村民在喝茶间化解矛盾纠纷。
百村共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安保维稳、隐患排查、疫情防控、普法宣传、为群众办实事……在结对共建的行政村,博罗各政法单位针对乡村治理需求,积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常态化开展各类结对共建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促成“资源共享、党建共促、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今年4月,惠州部署启动“党建引领百村共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推动全市组织系统、政法系统党组织与134个重点村“一对一”结对共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博罗县委政法委严格落实“百村共建”工作,各政法单位以百村共建为载体,积极推动资源、力量、服务下沉一线,把党建共建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
在罗阳街道横坑村,县委政法委党支部多次到此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现场办公等,助力该村推进乡村振兴、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民生实事等工作。在石湾镇石湾村、龙华镇旭日村、柏塘镇横岭村等共建重点村,县公安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下沉到共建村积极开展各项共建工作,助力共建村居治安和谐稳定,对夯实平安稳定基础、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博罗公安开展警务技能培训。
协同治理
织密网格,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博罗县紧盯末端治理,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打造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体系。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在湖镇镇坪山村,网格员每天巡查走访,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群众需求等问题,推动基层治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管理转变。博罗因地制宜调整网格划分,全县389个村(社区)划分为468个基础网格,并开通网格员账号采集录入基础数据,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推动县、镇(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已基本完成17个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每到学生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总有让人安心的身影:除了有警员守护学生安全,还有身着“最小应急单元”马甲的保安等应急力量助力。建设好最小应急单元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载体,可以发挥最先响应的哨点作用和有力补充应急处置“最后一公里”。博罗深挖基层自治、群防共治等资源参与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1491个最小应急单元,参与组建人数5000余人,配备长棍、防爆钢叉、防爆盾牌等一批设备,确保安全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处置。
平安,民生之盼,发展之基。博罗不断织密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网络,集中开展整治社会治安秩序行动,纵深推进“大防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持续优化“特巡队”“1.3.5分钟”快速处置、社会面巡防等工作,依托“一村一警”加强对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的防范力度,积小平安为大平安,奏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之歌。
罗阳街道预防在建房地产领域拖欠工人工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这是在建工地工人通过员工实名制通道打卡上工。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多元共治,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原本“针尖对麦芒”的两人,喝茶聊天中就“化干戈为玉帛”……在博罗县柏塘镇罗塘村的“乡里茶室”,两位存在土地纠纷的茶农,经镇有关部门及邀请当地有名望的长者共同调解后达成共识。作为“广东十大茶乡”之一,柏塘镇在县委政法委指导下,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优秀传统茶文化和乡里乡亲感情纽带的作用,在群众家门口打造“乡里茶室”,让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安全防控……在罗阳街道老城区,由社区党员担任的巷长活跃在为群众纾难解困一线,受到群众点赞。该街道创新实施巷长快办响应机制,从老城区中选拔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社区党员担任巷长,推行居民诉求即接、街道巷长快办,让街道社区直接掌握民情、准确协调解决,让基层协同治理更加到点到位。
以“乡里茶室”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体系,以巷长快办响应打造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这些只是博罗县创新举措推动多元协同共治的缩影。党建引领下的协同共治,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力量的“单打独斗”,更需要激发社会主体力量积极参与。他们既是伙伴又是智库,是协同共治不可或缺的力量。博罗坚持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党员、乡贤、志愿者等群体在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多元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下活多元协同共治“一盘棋”。
博罗村警走访入户,倾听群众心声。
改革创新
科技赋能,让社会治理更智慧
动态称重、自动监控抓拍……在S254线横河镇上河村段,日前新投用的科技治超试点项目可自动识别车辆号牌、轴数、载重量等信息,有效弥补人工治超的不足,保障了道路通行安全顺畅。治超工作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县委政法委主导推动下,博罗在横河建设科技治超点,进一步提升治超工作信息化水平,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现场拍照、录入信息、打印给当事人签名或者电子签名确认,是博罗综合行政执法全过程电子化的现场写照。今年以来,博罗大力推动行政执法“两平台”普及运用,推动行政执法行为“全过程网上办理”和“执法在线智能化监督”,实现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卷宗管理、统计分析等执法全过程网上办案,形成审批网络化和案卷电子化,做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实现县、镇(街道)两级行政执法主体全面应用“两平台”,促进执法效能和执法水平大幅提升,推动全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博罗法院深度运用集约电子送达、智慧语音庭审转录系统、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等,并不断优化数字化法庭建设和网上诉讼服务建设,实现了“向信息化要生产力、向信息化要质效”,不断满足当事人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新需求。
下好社会治理“绣花功夫”,离不开智治支撑。在博罗,科技创新赋能社会治理的案例不胜枚举。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罗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开展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资源全要素采集、全信息共享、全业务协同,以高科技赋能“绣花功夫”,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制度创新,护航社会治理现代化
日前,某工程有限公司在石湾镇某村承包了一拆除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挖掘机师傅不熟悉地形误将施工范围旁建筑物挖毁,当事村民对此非常愤怒,现场阻止施工并要求获得赔偿。经过石湾法庭法官、熟悉当地的驻庭特邀调解员及镇国土资源、综治办负责人联合开展诉前调解,最终,争议双方达成共识。这是博罗法院创新聘请特邀调解力量参与诉前调解,探索构建诉前联调机制,积极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制度改革创新的护航保障。博罗制定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成立了博罗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博罗法院率先在全市推动家事审判改革落地,全面落实家事调解员、调查员制度;在全市首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诉前司法鉴定机制,缩短该类案件的审理周期,为办案加速提档。博罗公安深入探索“村警+”模式,不断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博罗还全速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行动。目前,博罗已在全市率先完成镇街“两中心”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使用“一网通办”平台,打通市场监管准入、税务、智慧食药监等10个系统,实现16项企业高频“一件事”主题服务线上办理。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两平台”普及率和使用率居全市第一;直接取消证明事项930项、替代取消763项,在全市率先建成“无证明城市”。
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博罗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该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阵地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博罗汇聚强大正能量。
文/图(除署名外) 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 贺小山 通讯员刘宏圣 高茹丹 雷阿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