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艺术村长”和“乡村推介官”走马上任

原标题:

博罗县开展艺术村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艺术村长”和“乡村推介官”走马上任

  在“艺术村长”和“乡村推介官”艺术之笔的推动下,博罗乡村会激发出怎样的文化新活力?9月12日下午,博罗县“艺术村长”“乡村推介官”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座谈会召开。会上,12个试点村的“艺术村长”“乡村推介官”正式上任,助力博罗县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新路。

  以艺术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艺术村长”“乡村推介官”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由惠州日报社、博罗县委宣传部、博罗县文联、博罗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发起,主要开展艺术村建,探索“乡村+文艺+产业”综合协调发展,工作任务包括实施乡村艺术赋美计划、文化空间营造计划、精神文化富足计划、文旅IP营销计划、品牌孵化宣推计划、非遗传承发展计划等。

  此次行动将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为支撑,以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导向,着眼农村文化空间营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以艺术之美赋彩乡村风貌,以艺术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艺术村长’和‘乡村推介官’成功落地是助力博罗县‘百千万工程’和环‘两山’示范区建设的有益举措,是博罗县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积极探索。”博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博罗县结合“百千万工程”及环“两山”示范区建设实际,在全县选点推进“艺术村长”“乡村推介官”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在12个试点村匹配“艺术村长”的同时,还为“艺术村长”配备了“村长助理”“乡村推介官”和“镇街联络员”。

  让乡村发展更加美丽动人

  引进“艺术村长”就是要引入文化艺术源泉,净化和涵养乡村文化“蓄水池”。目前,省、市高校以及文艺团体已选派优秀、骨干老师与试点村进行一对一匹配,把文化名人、艺校师生的智力资源转化为镇村美学发展的新动能。

  “艺术村长”要做什么?根据职责,“艺术村长”要参与镇村规划,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地实际,参与本地空间布局规划、景观修缮美化、“微改造”方案会审、农产品包装设计、精品旅游路线规划等,提升整体农村空间品味。同时,要挖掘历史文脉,推出艺术品牌,丰富艺术活动,加强人才培养等,指导镇村打造系列具有本村特色拿得出、叫得响的艺术品牌,讲好本地历史故事,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艺术村建不是盲目跟风,‘艺术村长’更不是纸上谈兵,是对我们艺术创造力的检验。”“艺术村长”代表、博罗县音乐家协会主席李雷说,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挖掘、梳理、转化当地独特文化,突出亮点特点,尊重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试点村的资源禀赋为基础,合理构建艺术理想。同时,将在实际发展中客观、科学、合理植入艺术文化,让乡村发展更加生动具体,更加美丽动人,更加具有艺术文化功能,服务当地村民和文旅产业发展。

  记者“一对一”蹲点式报道

  “乡村推介官”由惠州日报社、县融媒体中心选派资深记者及主持人,一对一深入试点村进行蹲点式报道,以媒体人视角,深入挖掘宣传试点村空间特色、乡村特色文化、文旅IP等文化内涵,适时推介当地营商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及时推出“百千万工程”建设工作亮点。

  “乡村推介官”职责包括整理村史导览、孵化特色品牌、报道工作动态、制作宣传影片、推出流量产品等,全方位梳理呈现村落的历史变迁、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围绕各村农特产品的特色、发展潜力、产业链条、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推介,提升乡村的艺术影响力,打造“网红打卡点”,提升乡村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一直以来,惠州日报记者积极主动扛起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旗,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记录并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点滴进程,用心用情做好乡村故事的讲述者、传播者,当好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者、建设者。”“乡村推介官”代表、惠州日报社首席记者香金群说,作为党媒记者,将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用更加丰富、更加有力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深入挖掘试点村空间特色、乡村特色文化、文旅IP等文化内涵,讲好博罗乡村文化振兴的故事,推介当地营商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助力博罗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