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横河腊味走俏 农户增收

原标题:

  横河地道腊味成游客手信

  腊味走俏 农户增收

  入冬以来,博罗县横河镇不少农户忙着晒制腊肉。而今,横河镇的腊味飘香,腊肉、腊肠、腊鸭、腊鱼等各类腊味,吸引众多珠三角游客前来订购。

  横河镇,地处罗浮山麓,生态环境优美。地道食材加上适宜晒腊味的气候,让横河镇腊味有口皆碑,广受消费者欢迎。因此,横河腊味成为横河镇一张名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郑少宏晒制腊肉。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当下,“百千万工程”在深入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如火如荼。横河镇不仅越变越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带动横河腊味这一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农户

  今年制作1万多斤腊味

  “等最后一批客人吃完饭,我们就开始做腊肉。”在横河镇西群村,村民张炎金是做腊味的一把好手。张炎金制作横河腊味几十年了。10年前,他们家在西群村经营了富竹园农家乐。从那时起,他们一家人就开始批量制作腊味,作为特产卖给游客,成为家庭的一种营生手艺。

博罗横河腊味飘香

  在富竹园农家乐,游客吃完饭后大都带些腊味,作为手信送给亲朋好友品尝。每年10月,他们就开始晒制腊味,一直到春节前。他们制作腊肉腊肠,一般选择农家猪。此外,他们还晒制腊鸭。“鸭子是我们自家饲养的,养足时间,吃稻谷长大。”张炎金介绍。

  张炎金说,选好食材是制作腊味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制作时,尽量保留食材本味,只用姜、盐、酱油、酒等调料。这样,食客在传统的咸香中可以品味到横河食材的地道。“这是横河腊味的特色,也是游客喜欢横河腊味的原因。”

  当天,招呼完最后一批客人后,张炎金和家人们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制作腊肉了。只见他们把调料调好,然后把猪肉放入调料中腌制。腌完腊肉后,他们又忙着把昨天腌制好的腊肉,拿起来晾晒。他说:“不记得这是今年第几批腊肉了,今年已经制作1万多斤腊味。”晒场上晒了满满当当的腊味,腊肉、腊肠、腊猪肝、腊鸭子等一应俱全。他说,横河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大带动了横河腊味的销售,“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和引领区的建设,则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企业

  电商推广销售额逾100万元

  横河镇石湖村有一家专门生产横河腊味的企业——汇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公司由当地村民郑少宏、返乡创业青年陈振东创办,也是当地村企合作项目。

  在该公司晒场,腊肉、腊肠、腊鸭、腊鱼等腊味一排排晒起。当时,郑少宏正和工人一起制作腊鱼。“我们的鱼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郑少宏说,他从十几岁开始制作腊味。“横河腊味之所以好,关键在食材。”郑少宏说,他们首选好的当地食材,只用简单的调料。

博罗横河腊肉、腊肠、腊鸭等腊味一排排晒起

  据了解,郑少宏年轻时在深圳打拼。那时,他每年也会制作腊味,送给好友品尝。大家都被横河腊味的美味吸引。因此,他希望更多人品尝到横河腊味。陈振东则是一名“90后”。他之前在金融行业发展,还在家中经营了一家农家乐,对横河腊味很认可。同时,他也有志于助力乡村振兴,一直在寻求机会。

  在横河腊味项目上,两人一拍而合,在去年成立了公司。一个人负责生产,一个人负责开拓市场,公司很快有了起色,去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今年,他们计划销售额实现200万元。

  与个体农户不同,两人成立了电商团队,拍摄视频推广横河腊味,上线电商平台,专人负责推广。为了保障品质,他们开展标准生产,建立溯源体系,为产品线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横河不只是腊味一绝,其他农特产也很不错。”陈振东说,腊味一年只能生产几个月,其余时间可以推广其他农产品,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目前,他计划通过村企、政企合作的方式,将横河农特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横河宣

编辑:郑国瑞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