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植树季 “最美看海人”岸上培育红树苗

   惠州日报讯 (记者匡湘鄂)大亚湾霞涌晓阳村一户农家菜园里,一小块菜地里种的幼苗与周边的蔬菜明显不同,海洋环保志愿者、惠州“最美看海人”曾晓华正在查看幼苗的长势。这些幼苗不是蔬菜,而是红树幼苗。为了更好地为海岸添绿,修复海岸线,半个月前,曾晓华夫妇带领海洋环保志愿者们,尝试在岸上培育了第一批红树幼苗共500多株,目前幼苗正在发芽,成长良好。 

曾晓华查看新培育的红树幼苗。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摄

  3月31日的午后,农家小院里暖阳普照、春风习习,站在红树林苗圃基地旁,看着这片精心培育的红树幼苗,今年已74岁的曾叔就像看自己的孩子,精神抖擞、如数家珍。

  阳春三月,又是一年植树季。去年的植树节,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的海洋环保志愿者们,在大亚湾小桂村海岸线滩涂上种下第一批红树苗。从此,他们决定将种植红树林、修复海岸线作为常态化的志愿活动之一。据了解,2021年,该协会志愿者在大亚湾、惠东沿海滩涂湿地选取5个点共开展了12场种植红树林活动,种下3200棵红树苗。目前,这些小树苗正茁壮成长。

  “之前我们都是用红树的种子(如秋茄、木榄的胚轴)直接插到滩涂上,容易被潮水、垃圾和其他潮间带生物伤害,存活率较低。”曾叔解释,大家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培育红树苗提高红树种植成活率。

  去年,志愿者们在大亚湾海岸线拾捡了一些红树种子,委托江门新会林科所专家帮忙实验培育。一年后,这批种子被成功培育成树苗。今年1月,这批树苗被志愿者们种在了小桂观景台海滩。

  有了专家的成功培育,大家便决定按照培育经验自己尝试培育。前段时间,志愿者们在大亚湾海岸线拾捡了一些种子(胚轴)回来,3月15日,大家按照专家的培育经验尝试培育。对于这批红树苗,志愿者们精心呵护,隔三岔五来看,而曾晓华夫妇则专门在这户农家租住下来,专心“伺候”它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过去,这批红树苗慢慢发芽、成长。曾叔说,红树幼苗的培育没有时间限制,培育的时间越长,移植后成活率就更高。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