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法院:法官挂点村居 纠纷处理早介入早化解

原标题

区人民法院试点推行“党建+调解,法官进村居”工作机制
法官“实地走” 纠纷处理早介入

  “现在法官来家门口化解矛盾,很好!”家住老畲村的蔡女士感慨地说。今年以来,大亚湾区人民法院以“党建引领百村共建”为切入点,依托诉讼调解中心组队深入村居,探索“党建+诉源治理”新模式,在西区街道试点推行“党建+调解,法官进村居”工作机制。该工作机制突破了传统的“坐堂办案”模式,使法官从“台上坐”变成了“实地走”。

挂点团队与老畲村委会一起学习相关法律文件。

  挂点村居,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2017年,蔡女士经人介绍与黄某相恋并登记结婚,后两人因感情不和离婚。蔡女士向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前夫黄某支付相应期间的抚养费合计32572.41元。案件经审理后,支持蔡女士的诉请。但判决生效后,黄某一直未履行给付义务。无奈之下,蔡女士向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执行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黄某为老畲村人,老畲村正是大亚湾区人民法院挂点村居之一。执行法官便第一时间主动与老畲村委会取得联系。

  “拒不履行义务可是要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严重的还会被拘留!为了这点钱至于吗?”在老畲村委会的沟通协助下,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被执行人黄某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表示愿意积极筹钱还抚养费。

  精准普法,矛盾纠纷提前预警

  依法治村,延伸司法服务是关键。区人民法院将诉讼调解中心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吸纳诉讼调解团队中的退休法官、执业律师等专业人员,组建了由“1名院领导+1名法官+2名调解员”构成的团队挂点各村居。团队不仅会对村居里的个案纠纷进行调解,还会深入了解各村居的矛盾纠纷多发点,进行有针对性调处并开展精准化普法。

  例如,在大亚湾西区街道老畲村,外嫁女纠纷案件多发,多次沟通交流后,团队掌握到该类纠纷的争议焦点集中在村规民约限制、剥夺外嫁女的权益等方面。针对该情况,团队与老畲村委会共同组织学习了《惠州市辖区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及相关待遇行政争议处理意见》等文件,对外嫁女是否具有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享受相关待遇等规定进行了普法,达到矛盾纠纷提前预警、及早介入处理的效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章婷 毛媛媛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