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霞涌街道上角村“千亩方”山海稻香田园完成300亩耕地垦造种植
鱿鱼湾水库下再现美丽田园风光
2025年新年第一天,大亚湾开发区霞涌街道上角村鱿鱼湾水库下,一片开阔的新开垦耕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100多名移苗工正在地里种植甜叶菊,现场一派冬种忙碌的景象。
这是上角村“千亩方”山海稻香田园项目建设现场。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300余亩新增耕地及村集体流入的100余亩撂荒耕地的垦造和种植工作,率先在全市完成耕地新增流入指标任务。沉睡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巍巍铁炉嶂下将再现连片田园风光。
撂荒地导入经济效益高产业项目
从空中俯瞰,一湾青碧的鱿鱼湾水库镶嵌在铁炉嶂下,美不胜收。经过数月时间的清表、开挖、平整等垦造工作,水库下游的青龙河两岸,原本荒废的果园和菜地已成为一片开阔的耕地。一块块翻新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被整齐地梳理成一条条狭长的土垄,移苗工人们分列两旁,沿着土垄紧锣密鼓地移植和浇培叶苖。
过去,鱿鱼湾水库下连片耕地是上角村村民的生计所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土地逐渐被撂荒。
2024年,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的上角村被选定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选树培育对象。大亚湾开发区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结合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创新实施上角村“千亩方”山海稻香田园项目,通过耕地集中整治推进上角村片区形成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促进城乡土地资源有序流动和高效集约配置,激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鱿鱼湾水库下新垦造的连片耕地将再现美丽田园风光。
该项目由大亚湾开发区区属国企——惠州大亚湾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绿美农文旅公司负责推进。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需新增垦造耕地面积超500亩,与现状耕地形成千亩连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壤改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和其他乡村文旅配套工程。
项目投资金额大,农业种植收益少,为实现项目投资回报,绿美农文旅公司结合片区总体规划导入经济效益高的产业项目。种植方面,目前先行开展玉米套种甜叶菊和水稻轮作毛瓜等项目;二产方面将利用上角村土地、鱼塘资源,引入航天育种项目和水产养殖等项目;三产方面,结合片区规划方案及千亩方项目实施进展,逐步建设特色民宿、配套餐饮消费,启动文旅运营,将为当地经营主体带来旅游收入,增加村民就业岗位。
采纳村民建议调整规划
2024年9月底,上角村“千亩方”山海稻香田园项目首茬农作物——近80亩番薯下种。两个多月过去,这片番薯地即将迎来丰收。前段时间,番薯地旁另一块新垦造的耕地种上了本地冬季特色菜——梅菜。如今,200亩甜叶菊也已完成种植。过段时间,甜叶菊地里还将套种玉米,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工人在耕地上种植甜叶菊。
“看着一片片荒地恢复耕种,一亩亩土地上重新种上庄稼,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再现美丽田园风光,特别有成就感。”绿美农文旅公司负责人感慨道,项目启动以来,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资金少等重重困难,项目全体员工攻坚克难,从团队组建、资金筹措、清表收地、项目建设到产业谋划,全方位、加速度推进项目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300亩新增耕地以及村集体流入的100余亩撂荒耕地的垦造和种植。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村民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种植,实现“家门口”就业,还为项目规划提出合理性建议,推动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曲楼村附近有个小高地,原本规划是推平,但村民强烈建议保留。我们听取建议调整规划,将这个小高地打造成梯田,种植玉米时套种甜叶菊,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处美丽的观光打卡点。”绿美农文旅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
曲楼村民小组村民小张对项目充满了期待:“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之前看着这片土地荒废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好了,这里不仅种上了庄稼,以后还能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人来我们村游玩。我相信,随着项目的推进,我们的村庄会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