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新新新!惠城今年春耕用农技新措打开农业新局

  惊蜇过后望春风,田家忙备事农耕。万物复苏的春日,走进惠城各乡镇,随处可见农民备战春耕,一派忙碌的景象。横沥镇岭下村,春耕生产现场会热闹非凡,高科技农机展示让人大开眼界;马安镇健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田间地头可见专家俯身给农企和农户讲授先进技术;惠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海纳农业万卢基地内,高产水稻种植新技术正在“落地开花”……

  春耕生产对于全年粮食生产稳定至关重要。连日来,惠城区各部门通过春耕现场会、送技下乡、送资入户等,多措并举做好春耕工作,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筑牢基础。据了解,2022年,惠城区早稻计划播种面积7.2万亩,预计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早稻插秧工作。

横沥镇春耕生产现场会上,插秧机将一棵棵秧苗秒插入田。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农技盛会

  春耕现场演示无人机飞播施药等

  稻田田埂边,一台台插秧机很是“拉风”,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向前行驶,一棵棵秧苗秒插入田;天空中,植保无人机缓缓飞起,稻种顺势从半空中撒落,如及时雨一般潜入泥土中,静待生根发芽……3月9日上午,横沥镇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岭下村举行。

  现场有水稻良种展示、绿色防控展示、水稻无人机飞播等机械化生产演示、无人机施药演示、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和农资农机具展示。横沥附近村民纷纷赶来观摩体会这场农业科技盛会。

  “今年早造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约3.8万亩,其中水稻计划种植面积约3.4万亩。”横沥镇相关负责人说,该镇针对当前春耕备耕工作存在的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技术等问题制定了技术方案,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加快春种春插和办田进度,力争4月中旬完成春种工作。

  横沥是惠城区的农业大镇,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把春耕生产作为疫情防控稳产保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全力保障春耕春种,横沥在去年11月底冬修水利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缮水利设施,加大水库用水、东江用水的科学调配。同时,通过鼓励村集体和种植大户流转撂荒地等举措推动撂荒耕地复耕。

  据了解,2022年惠城区计划粮食播种面积21.53万亩,其中早稻计划播种面积7.2万亩,备耕工作已准备就绪,春播春种有序开展,预计在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早稻插秧工作。

  ●科技兴农

  探索丝苗米两种三收亩产2400斤高产新模式

  3月4日,广东海纳农业研究院副院长邱崇文来到水口街道的惠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海纳万卢基地,仔细查看春耕播下的早稻秧苗生长情况。绿油油的水稻秧苗长势喜人,邱崇文难掩心中喜悦。

  种两季水稻,可以收三次,如今这种省工、省时、省成本、综合效益高的丝苗米规模化两种三收模式已经多年在广东海纳水口万卢基地试点示范,并取得成功。今年在水口的万卢基地和下源基地同步推广种植,预计面积2000亩左右,亩产高达2400斤。

  “除了双季稻,两种三收的关键环节在再生稻。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使稻谷收获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水稻,有省种、省肥、省工等优点。”邱崇文告诉记者,规模化两种三收模式将实现丝苗米种植真正增量提质。

  邱崇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丝苗米两种三收模式,亩产可达2400斤,优质丝苗米按1.8元/斤计可收入4320元,大大高于原来3000元左右/亩/年收入,即亩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同时成本可降低100~200元/亩。

  再生稻长周期和低病虫害生长特性使其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较双季稻稻米更优,在市场上更受消费者青睐,丰富了优质稻米的供应。收成更好,品质更优,邱崇文预计丝苗米两种三收模式的推广将激发农民种粮及发展“禾下经济”的积极性,助力惠城乡村振兴“加速跑”。

水稻无人机飞播及无人机施药演示。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农技下乡

  农技服务筑稳春季农业生产的“压舱石”

  春耕时节,不仅农户在忙,农技人员也忙着下田间送技术、送服务。

  “要到正规的农资店选购适宜的种子、农药和肥料等农资。”“大棚种植西瓜要注意通风与保暖,控制好温度和湿度。”……2月16日,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技术员先后深入到马安镇的健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水口街道三联村等,开展春耕“送项目、送技术、送农资”农技下乡活动,助力惠城春季农业生产。

  现场,技术员为农企和农户详细讲授先进实用技术,还发放农资和技术资料一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面对面技术指导、实打实服务农户,让农技服务春满大地,用实际行动打开科技兴农新局面,拉开春耕备耕的序幕。

  “农技人员送服务、送信息、送农资,技术指导及时到位。”横沥镇大利村农户刘爱文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准备扩种,计划播种35亩水稻。

  据了解,开年以来,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雨绸缪,提早行动,“线下”“线上”齐发力,奏响春季备耕农技“行动曲”,提供春耕生产技术服务“及时雨”。

  一方面,通过线上平台、科技手段进行无接触农业技术指导,积极开展农技下乡、发送农资、编发资料等线下农技服务,及时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高广大农户抢抓农时进行春耕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科学种植水平。

  另一方面,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春季春耕备耕农技行动计划”,编制印发农业生产技术资料一批,计划开展“送项目、送技术、送农资”农技下乡活动40场次,举办农资知识咨询宣传服务科技集市活动,大力推介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和新模式,营造春耕备耕的浓厚氛围,让农技服务筑稳春季农业生产的“压舱石”。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邓惠婷 通讯员匡赟 胡晓东 宋玥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