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加快国资国企改革 4个资源型项目年内投产

  承接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开展生态环保和乡村振兴项目……随着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推进,在促进惠城区高质量发展上,国有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惠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国资局”)党委书记蓝伟健上线惠城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市民连线”节目时介绍,在“十四五”时期,面对惠州融深融湾重大发展机遇,惠城区正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资监督,从基础设施、产业赋能、民生保障、城市更新等领域助力惠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悉,惠城4个资源型项目今年全部投产,同时正在洽谈推进医疗大健康、农产品科技加工、村企合作开发等项目。

 祝屋巷经过改造后成为西湖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投资资源型项目实现基础材料保供稳价

  区国资局于2019年3月挂牌成立,负责监管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属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统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如何将其做强做优做大?蓝伟健表示,通过板块组团、融资功能、资产优化、创新驱动等四大举措,监管优化、公司治理、市场机制、风险管理、党建引领等五大保障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平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近两年来,区属国企陆续以全资、控股、参股的方式投资了石场、河砂、混凝土搅拌站等多个项目,在投资资源型项目上充分体现出“服务政府大局、担当社会责任”的使命感。比如,由区属国企与市交投集团合资在横沥设立的绿色石场项目,总投资5.14亿元,矿山可采资源900万立方米,建设规模每年130万立方米,下半年可投产。东江河砂开采项目是区属国企全资投资项目,今年标段采砂量是23万立方米,建设期已进入尾声,预计8月可投产。混凝土搅拌站由区属国企全资投资两个,一个设在横沥,投资额1.3亿元,年生产能力为100万立方米,今年7月已投产;另一个设在汝湖,投资额1.8亿元,首期年生产能力为100万立方米,将在年底前投产。

  “以上4个资源型项目今年可全部投产,投产后对我区的基础材料可起到保供稳价作用,也可优先满足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的需求,对我们国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起到明显作用。”蓝伟健说。

桥西裕丰园小区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环境变好。

  正在洽谈推进医疗大健康、村企合作开发等投资合作项目 

  西湖边的祝屋巷街区原本是个“脏乱差”的老街巷,经过实施“两街一巷”(水东街、金带街和祝屋巷)微改造项目后,摇身一变成为城市新景点,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桥西街道海丽花园小区,实施楼房外立面翻新、破损道路修复等改造工程后,原本的老旧小区宜居指数大大提升,“家门口的幸福”引得居民纷纷点赞……

  为致力打造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近两年来,新成立的区属国企积极承接区政府投资项目,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几个主要领域发力,实施高速公路市区西南出口沿线更新改造项目、东江湾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城镇老旧小区及周边区域提升工程、“两街一巷”微改造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乡村风貌精品示范带提升一期项目等。

  其中,城镇老旧小区及周边区域提升工程作为惠城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去年改造的区域范围涵盖龙丰、桥西、江南、河南岸、小金口、江北、桥东共7个街道的118个小区,总投资达2.6亿元。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完善了社区服务设施,也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市民的生活环境。农村污水治理为农村生态振兴项目的主要部分,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为首要目标,项目总投资1.6亿元。去年对横沥镇和汝湖镇缺少污水处理管网、人口较为密集的20个自然村,采用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的方式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这一项目的完成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受益农户600多户。

  据悉,今年除了继续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生态环保等项目外,惠城国企目前正在洽谈推进医疗大健康、农产品科技加工、村企合作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合作项目,让为民服务之路走深走实,继续践行国资国企的社会担当。

三大国资平台

  据介绍,目前惠城区主要有三大国资平台:惠州市惠城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下设二级企业7家、三级企业7家;惠州市鑫慧城投资有限公司,下设二级企业2家;惠州市德慧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设二级企业10家、三级企业121家。其中,国投公司为区国资局出资成立的新型国有投融资建设平台,承担服务全区战略发展的建设任务,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鑫慧城公司主要负责惠城区高新园“1+4”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结合园区营商环境完善需求,投资建设运营有关配套设施;德慧诚公司主要负责统管全区的老国企。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姚建南 陈浩民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