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花家院后还保留着当年在东江生活的渔船。
“横沥对面沙洲尾,横腾对面石下矶,水口对面新围仔,万年对面汝湖圩。”近日,在惠城区汝湖镇水上社区居民刘花的家中,一首首渔歌伴随着欢快的笑声传出屋外。刘花演唱的是惠城区汝湖镇水上社区渔民以惠州方言演唱的淡水渔歌——汝湖渔歌。
记者了解到,在2015年,汝湖渔歌已经入选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首首渔歌描绘了东江风土人情和艰辛乐观的渔民生活,记录和重构了内河渔民200多年的生产生活历史,成为他们的一种集体记忆,填补了惠州方言语系渔歌史的空白。作为汝湖渔歌的非遗传承人,刘花已经90岁,但仍然“出口皆成歌”。
近日,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发起并联合惠城区汝湖镇政府,邀请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作为承办方,开展汝湖渔歌采风创作活动。同时,还将以进校园传唱活动、发布会、原创作品展演、歌曲集等形式,推动汝湖渔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推广力度,激发渔歌新活力,为进一步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夯实基础。
首首渔歌描绘东江风土人情
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刘花头脑清晰,性格乐观,身体健朗。即使已经在东江岸上定居多年,她家院后仍然保存着当年在东江生活的那艘渔船。看到这艘渔船,她就想起在东江上的几十年渔民生活和唱了一辈子的渔歌。和后辈说起渔歌时,她不时说起当年的生活往事,唱一唱当年唱过的渔歌,气氛欢乐而自在。
刘花说,渔歌有些是传唱下来的,有些是即兴编唱的,有些是唱人,有些是唱事,有些甚至描述地理位置、当地风俗。“横沥对面沙洲尾,横腾对面石下矶,水口对面新围仔,万年对面汝湖圩。”“东江水大西江流,水北对面是惠州,惠州对面严公庙,西湖出水五眼桥。”“东江河水紧纠纠,又好打鱼又好游,又好行船又好吃,又好横排出广州。”……这些渔歌刘花一一唱来,让人感受到渔歌里的东江风光、风土人情。刘花说,当年就有很多人从东江上游老隆放排到广州,她的丈夫就是一个放排好手。“放排就是把木头结成排,放到广州,很考验放排技术,要顺着水流,避开水下暗礁暗流。”刘花回忆起东江水上往事。
70多岁的时候,刘花和丈夫终于舍下渔船上岸定居。两夫妻都喜欢唱渔歌,有时听到别人唱歌,就会上前听歌,甚至对歌。“听到别人唱歌,就走不动了,心里就痒了。”刘花一生非常热爱唱渔歌。
刘花很会即兴编词演唱。她编了一首歌形容自己这一生,也编歌唱出现在的新生活。“千多万谢共产党,领导渔民翻大身,住上高楼又大厦,一家大小笑嘻哈。”刘花感叹生活的巨大变化,编唱了这首渔歌。有段时间,她跟随孩子在市区居住,在游西湖的时候也有感而发:“西湖风景好时光,风吹杨柳一行行,四边有人在行住,石头石凳透荫凉。”刘花说,这一辈子听了很多渔歌,也唱了很多渔歌,题材非常丰富,只要看到相关的场景,自己的脑子里就会蹦出歌来。“割草的、割禾的、犁田的,好多歌。”刘花说,渔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快乐,自己也是走到哪,唱到哪。
汝湖渔歌演唱形式、题材多样
记者从汝湖镇文化站了解到,刘花作为汝湖渔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丈夫翟氏的影响下,会唱100多首渔歌,内容广泛,可谓是“出口皆成歌”。
据介绍,汝湖渔歌是东江疍民所唱,目前主要是该镇水上社区渔民以惠州方言演唱。汝湖渔歌历史悠久,最早在清代中期已经有人传唱。解放前至20世纪60年代,渔歌仍然盛行于汝湖一带,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衰落,目前主要是部分中老年人传唱。2005年以来,汝湖渔歌引起了关注,中央电视台、惠州电视台等曾经录播专题电视节目,惠州音乐家也将其改编演唱,惠城区政府视其为特色音乐作品,曾经在文化宣传月展演。
工作人员介绍,不同于沿海渔歌在惊涛骇浪中铸就的刚烈,汝湖渔歌依着惠州方言行腔,且吟且唱、如诗如画,描绘一方水土、一地风情、一份心绪,从容地释放,委婉地倾诉,咏叹式的小调韵味无穷。
同时,汝湖渔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斗歌,内容分情歌、婚嫁歌、白事歌、劳作歌、生活歌、风景地名歌、乐唱歌、儿歌、杂歌九类;歌唱时无乐器伴奏,曲调为A羽五声调式,音域不宽,行腔委婉,咏叹性强;乐曲短小,一般由4个乐句组成;歌词内容广泛,题材丰富,地方性和文学性强;曲式简单易唱,童谣朗朗上口。
“逢年过节歌声不断,因为渔歌源于疍民的生产生活,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工作人员介绍,疍民把日常劳作、所见所闻用渔歌唱出来,把与人相处、追求爱情的故事唱出来,把看过的景、走过的路也融进歌中。
多种形式传承创新汝湖渔歌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和传承汝湖渔歌,汝湖镇政府对渔歌进行了全面系统收集、记录、分类、编目,对其历史沿革、分布区域、传承谱系等进行确认。
近日,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发起并联合惠城区汝湖镇,并邀请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作为承办方,开展了汝湖渔歌采风创作活动。惠州市音乐家协会作曲家和研究本土惠州方言的专家来到了汝湖镇水上社区实地采风,深入挖掘收集渔歌素材。
据介绍,采集到的汝湖渔歌将被整理汇编成歌谱集。经过筛选后,将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和传唱性的作品,由惠州市音乐家协会安排声乐教师进入校园开展教唱普及活动。随后,惠城区汝湖镇政府、惠城区文广旅体局还将牵头,由惠州市音乐家协会具体实施,根据原始音乐素材,加以创新改编,打造十首新汝湖渔歌原创作品。作品出来后,将举办一场汝湖渔歌原创作品发布会和一场原创作品展演,将原始渔歌素材和十首原创新作品汇总编成一本汝湖渔歌歌曲选集。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汝湖渔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推广力度,激发渔歌新活力,同时为进一步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夯实基础。
文/图 惠报全媒体记者 方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