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城文明新风吹遍城乡
老幼乘扶梯摔倒 志愿者紧急施救
手扶梯向上运行,怀抱婴儿的老人重心不稳,失去平衡向后倾倒,千钧一发之际,两名志愿者箭步上前,紧急按停手扶梯,救起老人和婴儿……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发生在惠州南站。日前,两名志愿者所在的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收到了来自惠州南站的表扬信,老人和婴儿的家属也为两名志愿者紧急关头施援手表示感谢点赞。
文明涵养“好人之城”,好人添彩文明之城。近年来,惠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市文明办指导下,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大力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建设,社会风气不断改善,公民道德素养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志愿者秒按急停按钮救下旅客4人
10月7日下午5时左右,67岁的黄阿婆随同儿子,在惠州南站检票进站,她左手拖行李,右手怀抱1岁多的孙子,搭乘手扶梯上站台候车,准备前往惠来。
手扶梯运行向上过程中,黄阿婆行李太多没拿稳,失去重心,一个踉跄向后一倒,整个人后仰状摔倒在手扶梯上,1岁多的孙子头朝下一把摔出。一同乘梯的儿子曾先生眼疾手快,拖住大女儿,但状况发生得太突然,虽下意识伸手去拉,也没拉住黄阿婆。
紧急关头,在手扶梯附近引导旅客们候车的志愿者张惠媛、冯淑燕听到动静,迅速反应。“当时,我们听到‘咚’的一声,回头就看到老人小孩摔倒了,我们第一反应是上前帮忙救人。”冯淑燕说。“如果手扶梯一直向上运行,老人和婴儿都有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张惠媛眼疾手快,摁下了手扶梯的急停按钮。
手扶梯一停下,黄阿婆在儿子和张惠媛、冯淑燕的帮助下站起身,又抱起了婴儿,老人和孩子脸上有轻微擦伤。张惠媛、冯淑燕一边安抚老人和婴儿,一边紧急联系车站工作人员,送乘客就医,所幸老人孩子都没有大碍。当晚,在惠州南站的帮助下,黄阿婆一家人坐上了前往惠来的列车。
“张惠媛、冯淑燕两位同学虽年仅十五六岁,但应急处置过程中表现沉着冷静、行动果断,及时保障旅客生命安全。她们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广铁集团广州车务段惠州南站党总支书记李松华说。
截至9月底全区注册志愿者逾37万
张惠媛、冯淑燕是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同班同学,国庆假期,她们主动报名了高铁站志愿服务,在惠州南站担当文明引导员。据了解,该校全日制在校生约11000人,团员占比逾40%,基本全部在“i志愿”平台上注册了账号,日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占比达80%。
“作为卫生类高职院校,我们学校立足专业优势,联动周边社区、辐射乡村,指导学生常态化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支教义诊、健康科普宣传等公益志愿活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刘柯婷介绍,同时,学校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相关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急救术、止血与高效包扎技巧、换药与伤口管理艺术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急救素养,帮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更好地发挥专业所长。
该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只是惠城厚植“好人之城”文化的侧影。据了解,截至目前,惠城全区先后涌现出各类好人300多名。其中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广东省道德模范3人、“广东好人”21人、惠州市道德模范5人,惠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惠州好人”191人,“惠城好人”174人,获评广东“新时代好少年”3人,惠州“新时代好少年”36人,惠州“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3人,惠城“新时代好少年”110人。注册志愿者达36万人,崇德向善文明新风在惠城蔚然成风。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惠城区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累计注册志愿者逾3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近1700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8000余个。
惠州日报记者叶文青 通讯员吴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