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党建引领促就业服务行动进行中,10支服务队摸排就业创业需求
联动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就业集市的岗位多,来一次总能挑到‘心水’岗位,有什么不明白的还能问党员志愿者!”在惠城区近日举办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就业服务集市”活动中,140家企业提供职位800余个,现场人头攒动,找到心仪工作的市民陈先生内心乐开了花。
“鹅城巾帼”培训帮助“宝妈”们掌握就业技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临近岁末,惠城区持续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就业服务行动”,推动各级党组织、网格党员志愿者、企业、劳动者联动起来,通过高新区和商圈就业集市、校企合作、红马甲服务以及设置“妈妈岗”等,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新一年发展积力蓄势。
校企合作“定制化”用工
如何打破“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信息差?惠城区委组织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就业服务行动”,用好强化“供需对接”、畅通“就业通道”两招,为用工和就业架起信息桥梁。
强化“供需对接”方面,结合惠城中心区楼宇商圈连片、高新区企业聚集的优势,区人社部门联合高新园党委、江北和河南岸街道商圈党委,通过掌握园区企业、楼宇企业、商圈个体户的用工需求,匹配“面对面”交流、日巡入户、就业驿站就业需求。
畅通“就业通道”方面,在用工就业“底账清”的基础,惠城先后举办8场直播带岗、夜市招聘、小型就业供需见面会。同时,指导区技工学校与TCL(惠州)瑞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企业设置冠名班、开设实习生岗位生产线,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对口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实现学生就业对接。”惠城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1月以来,共有41名学生进入13家校企合作企业实习。
11月来已帮200人再就业
依托村(居)“小网格”,搭建就业“新舞台”。结合村(社区)干部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就业意愿的实际,惠城区以10个镇(街)就业驿站为中心,联动村(社区)、街区、小区等网格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将空缺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惠企稳岗政策送到企业“厂门口”。
位于桥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就业驿站(惠城桥西站),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共享,开展公益性就业服务,可以为企业、群众提供岗位匹配、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
日前,桥西街道联动惠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桥西街道就业驿站和部分社区网格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60多名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走进小区、写字楼和临街商铺,为企业和劳动者解读最新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并引导符合相关申领条件的机构或个人积极申请享受就业利好政策,为进一步实现稳定就业保驾护航。
“针对物业小区居民,我们重点做好失业人员就业援助补贴和高校毕业生补贴、技能补贴、创业补贴等补贴政策宣传;针对沿街商铺、写字楼企业等,重点围绕小微企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等作政策解读及宣传。”桥西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位于下埔社区的金融大厦是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商业写字楼,共有企业近30家,涉及金融、电商、生物科技、会计行业等。党员入户宣传会重点记录企业的用工需求,然后派发给桥西就业驿站和各个社区网格员对接居民的就业需求,让就业服务实实在在送到“家门口”。截至目前,桥西联动就业驿站共走访企业373家,登记求职人员345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场参训306人,帮助实现再就业近200人。
“惠城组建了就业驿站专职人员、村(社区)网格员、机关‘回家’党员等为主的10支红马甲服务队,开展日巡入户,重点摸排辖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需求。”惠城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1月以来,各级党组织和红马甲服务队累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近200人,发放各类补贴约590万元,惠及企业42家、群众近2000人。
“鹅城巾帼”培训助宝妈就业
探索“妈妈岗”,实现“新就业”。结合育儿妇女就业需求,惠城区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鹅城巾帼”培训,为“宝妈”们开辟全新就业岗位。
桥西街道居民陈君慧是一名全职妈妈,得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免费开展母婴生活照护培训后,她迅速报名参加并通过了技能考核,最近被推荐到一家月子中心工作,实现了再就业。
“如今就业形态发生许多变化,对于无法实现全职工作的部分妇女来说,网商运营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为她们提供了另一种灵活就业的选择。”惠城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惠城“鹅城巾帼”行动第一期网商运营公益培训在桥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就业驿站邀请了网商运营方面的专业讲师,为参加培训的妇女学员详细讲解平台规则、账号日常管理及线上运营等网上运营基础知识,并提供户外拍摄实操、视频剪辑教学等。
“这个培训挺好的!现在孩子大了,我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多学点技能有助于就业。”全职母亲陈佳妮说,通过系列培训和就业驿站的一对一指导帮扶,她不仅掌握了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能,还重新点燃了对职场的热情与期待,现在成功入职成为一名拍摄剪辑师。
11月以来,惠城已举办5场“鹅城巾帼”技能培训,助力63名“宝妈”找到手工制品制作、自媒体创作、钟点工、小时工等灵活就业岗位,让“宝妈”们兼顾家庭与工作,撑起生活和工作的“半边天”,缔造幸福新生活。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谢荣荣 魏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