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非遗传承人陈志豪:立志把盖子狮非遗传承下去

[报料热线] 2831000

  近期,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盖子狮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背后的推手之一,正是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志豪。作为一个80后,自幼喜欢武术、与舞狮结缘的他,已经在舞狮上苦练20多年,并获得了多项大奖。如今,作为稔山镇长排村盖子狮团长的陈志豪,立志把盖子狮非遗传承下去,培养后继人才。

  年少时爱上舞狮,当兵工作都未曾离开

  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盖子狮源远流长,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村民们逢年过节助兴娱乐的方式之一。多年来,盖子狮就像一种图腾文化符号一样,根植于长排村民的内心,对陈志豪来说更是如此。

  

盖子狮就像一种图腾文化符号一样,根植于长排村民的内心。

  1981年出生的陈志豪是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人。他七八岁时就对盖子狮产生了兴趣。每年春节期间,哥哥姐姐们忙着讨红包时,陈志豪却在狮队屁股后面,从早跟到晚。14岁那年,一位老师傅见陈志豪对舞狮那么有学习热情,便把他吸收到盖子狮队伍中。陈志豪训练非常刻苦,每晚的练习基本都是第一个到。后来基本功扎实了,就练拳、对打。半年后,就可以舞狮、空拳或棍术对打。

  跟着学了三四年后,老师傅因年纪大去世了,陈志豪也于1999年入伍。他到了河北定州一个部队,所在的营是舞北狮的。擅长武术的陈志豪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开始教自己的连队舞狮,后来还成了多个连队的舞狮教练。

  退伍之后,陈志豪去了深圳,先后在福田区、宝安区的公安系统工作了六七年。在那期间,陈志豪利用爱好和专长,也在派出所里面教舞狮。“本来以为上班之后是不会接触到舞狮的,没想到我派出所所在的地方也有这种传统舞狮文化。”因此,无论在当兵期间,还是在工作期间,他都没有离开过舞狮。

  带领长排盖子狮参赛交流,成功申报县级市级非遗

  后来,陈志豪回到惠州工作生活。但只要长排村里有盖子狮演出,他都会回乡帮忙。节日期间,陈志豪经常带领狮队到各家各户、文化广场、文化站表演,祈求国泰民安。

  

陈志豪在舞狮上苦练20多年,立志把长排盖子狮非遗传承下去。

  年少时的军旅生涯,造就了陈志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做事风格。回到长排村担任狮团团长后,他第一时间重整狮团队伍,在吸纳新队员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比赛。在陈志豪及全队的努力下,长排盖子狮队获得了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一路走来,我对长排盖子狮这个非遗文化的传承比较有规划性。我把它分成三个‘五年计划’,分三步来走。第一个‘五年计划’,是2011年到2015年,我们参加了一些全市的大型活动,并在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盖子狮也成功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目标都实现了。”陈志豪说。

  随着长排盖子狮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陈志豪也成了县级非遗传承人。这给陈志豪带来了很大鼓舞,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反而克服重重困难,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把目标转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上。申报需要一定的费用,陈志豪等人通过找村里的理事会以及村委会,大家想办法,后来经过全村人的努力,长排盖子狮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实现了陈志豪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培养年轻传承人,积极为盖子狮申报省级非遗

  陈志豪深知,一项优秀民间技艺的留存,挖掘年轻的传承力量非常重要。为此,近几年,陈志豪把长排盖子狮引入到学校中,让更多年轻学子了解和学习这项非遗技艺。2019年3月,长排盖子狮走进校园,成为学生们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陈志豪担任盖子狮教练。为了迎合时代的变化,陈志豪经过多年实践,还完成了盖子狮狮头的创新。“传统的我们要保留,但是也要跟得上时代,勇于创新,加入点现代元素,让狮头看起来更可爱一点。”陈志豪说。

  作为盖子狮的传承人,陈志豪一直重视年轻人的培养。盖子狮团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免费培养后继人才。从最初家长的不理解,到后来拥有学员40多人,陈志豪在培养年轻传承人的道路上,克服了多种困难,也让盖子狮一步一步后继有人。

  “祖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断。接下来要努力实现我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也就是2021年至2025年,让长排盖子狮申报成为省级非遗,并打算注册商标、申请知识产权,让全中国了解盖子狮,甚至把我们的长排盖子狮舞到全世界。”陈志豪说,这是他的责任担当,虽然任重道远,但他信心满满。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宫晓磊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