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范和:“富饶之地”诸姓聚居!陈氏家族曾垄断盐田!

原标题:

  惠东范和

  “富饶之地”诸姓聚居 古村盐业历经变迁

  【编者按】

  据宋代《元丰九域志》记载:“惠州归善淡水一盐场。”古淡水场产盐历史悠久,曾是两广地区重要的盐产区。时至今日,惠州惠东不少沿海村落仍保留着旧时盐业发展的印记。随着《淡水场:广东大亚湾盐业历史调研》一书正式出版,人们得以通过书中收录的田野调研报告,追溯尘封在沿海村落中的盐业记忆。

  在惠州惠东沿海众多盐业古村中,今位于稔山镇的范和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古村落之一。据考,范和村形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广府、福佬、客家三大民系汇流之地,聚居姓氏多达50个。清朝至民国时期,范和村保持着相当繁荣的盐业生产和贸易活动。随着盐业扩张,淡水场析出碧甲栅和大洲场(栅),其中碧甲栅的场署曾设在范和。本期惠州文脉跟随盐业调查团队走进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追溯古村盐业变迁轨迹。 (陈丽媛)


罗岗围古韵犹存

  古村溯源:范和古称饭罗冈,意为“富饶之地”

  追溯明清以来范和地区盐业的兴起、繁荣和衰败历程,对研究两广地区盐业历史有着重要意义。盐的生产与周围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探讨范和盐业历史时,有必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社会历史人文变迁。

  范和古称饭罗冈,亦称饭箩冈,因地貌似饭箩而得名,因当地方言“饭箩”与“范和”近似同音,后定名“范和”。据载,饭箩一称有“富饶之地”的含义。据明嘉靖《惠州府志》记载:“县属之署有巡检司四,曰内外管理,府东南一百三十里饭罗冈,洪武元年建设官巡检各一人,吏各一人。”这是迄今所能查阅到的关于范和文字记载得较早的文字。并且据方志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潮阳一带一些民众因躲债逃生漂泊来到范和,从而在稔山聚居生活。洪武年间朝廷已派遣官员对范和进行管理,而且能够作为内外管巡检司署的所在地,可知范和当时就已经存在。据史料记载及有关考证,范和的创立时间,最晚应不迟于元朝。

  范和乡间自古流传,最早到范和的是郭、黄、高三姓人家,据这三姓人家的后人所言,约在南宋末年,因元兵入侵中原,其先人为躲避灾难,先后来到岭南地区,最后定居在烟墩山下的田新仔,这里是一片开阔盆地,土地平旷。三姓人家在此开荒垦田,安家立业,主要是耕读传家的生产生活模式为主。

  陈氏在郭、黄、高三姓人家迁入后,为饭罗冈的地形条件吸引而来。据《诒远堂陈氏三房族谱》记载,陈氏初祖从仕公,元代末年担任博罗县官,时天下大变,风云四起,陈氏初祖担心灾及同族,所以挂印辞官。在归隐福建途中,为饭罗冈这一宝地所吸引,所以与次子在这里落户。同时也为饭罗冈带来了盐业的生产技术,其家族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垦荒田千余亩,盐田二百余漏。官宦出身的陈氏,至此从事盐业生产,垄断盐田,以收盐租作为重要收入来源,海水涨落后形成的盐田都是属于陈家的。

  自从郭、黄、高在饭罗冈开垦荒田,成家立业。此后的几百年间,沧海桑田,海水不断后退,村庄也紧跟着退海之地,不断向海滨延伸,日渐移至陇仔坎一带,最终才建在山顶,名曰饭罗冈。宏基甫开,宏图大展,尔后百姓诸家纷至沓来,饭罗冈海纳百川,共有50多姓先人长居,繁衍生息,村中人口长期保持上万,逐渐发展为农民、渔民、盐民兼居的大型村落。

  范和村最广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特色,是村落宗族发展生息形成的古围屋。如今范和保存完整且能够找到完整资料的围屋主要有3座:罗冈围、吉塘围、长兴围。从建筑格局来看,围屋主要是同姓宗族的聚居地,围中的通幽曲径将围中的房屋串联起来,使每家每户既能相互分隔,又能保持亲密的联系。这种“村中有围,围中有村”的布局巧妙地体现了我国的古代宗族关系,同时又是沿海的劳动人民应对海盗烧杀劫掠的智慧结晶。


范和村中的古戏台

  盐场变迁:清朝碧甲栅盐产量颇具规模

  据范和《陈氏三房族谱》可知,陈氏初祖从仕公早在明洪武年间已“垦有良田千余亩,盐田二百余漏”。这可能是范和已知最早的盐业生产。范和的盐业生产从何时起受官方管辖?范和盐田又隶属哪个盐场?这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据载,明代,惠州府有淡水、咸水、石桥三个盐场。范和在行政区域上属于惠州府归善县,归善县只有淡水场一个盐场。明朝时期广东地区的盐场下设栅,此时淡水场下并无分设,范和这个生产盐的村落依旧默默无名。到了清朝,范和开始在盐业史上显露踪迹。

  清康熙年间,淡水场由商办改为官办,“归善盐场,从前商办,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裁场商,发帑收盐,改盐课司,驻平海城,督收盐斤,征解引课”。雍正十年(1732年),“改盐课司为淡水场盐大使,自谢应翰始,而大洲栅,碧甲栅皆委员管理”。乾隆五年(1740年)“碧甲栅由淡水场分出场委员管理”。据载,碧甲栅距惠州府城东南约178里 (89千米)的范和岗坝外,东临大海,南由稔山经水门货至蟹洲,海岸线长36千米。有盐田273.01公顷。碧甲栅的盐田地处内港,盐田较为分散,呈带状分布,其中包括了稔山、范和与麻西。碧甲栅的场署即设在范和。

  随着碧甲栅盐产量的增加,清末期光绪年间,碧甲栅已升为碧甲场。其实,碧甲栅的盐产量在清前期已颇具规模。据载,乾隆十九年(1754年)碧甲栅(稔山)产盐70961包(每包166斤司码);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产盐68961包(每包166斤司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产盐140000市担(每市担100市斤)。

  可见,盐业曾是范和历史上的一大支柱产业。据介绍,民国时期范和还出了一位大盐商,名为郭炎,村民称之为“郭炎公”。据传旧时郭炎公贩盐致富,出资为村中修桥修路。

  民国初期,当地盐业管理机构仍沿袭晚清时期体制,盐课司大使改称知事。民国十五年(1926年)设东江盐务局,碧甲盐场属其管辖。在民国时期,碧甲场的盐产区分三厂,曰范和厂、稔山厂、麻西厂。碧甲场合共1109漏,其中范和厂292漏,稔山厂403漏,麻西厂414漏。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惠阳盐场公署报请两广盐务局批准,先后将淡水改称平海,碧甲改称稔山,麻西改称黄马。所以碧甲场又可称为稔山盐场。


道光时期碧甲栅图 道光《两广盐法志》

  晒盐往事:陈氏家族垄断盐田,盐民位卑劳作艰辛

  范和村的盐业发展变化大致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首先是盐田的围垦面积不断扩大。从范和市场分布的变更和妈祖庙的分布,大致推断出范和地区的海岸线经历了几次海水退潮,人们用以晒盐的滩涂也得以不断拓展,为盐业扩张奠定了基础。其次是明清制盐产盐技术不断改进,提高了产盐的效率。此外,范和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优良的水运条件,便于盐的运输和商贩的来往。

  与此同时,人口的不断增加也为范和盐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由上文可知,随着诸姓迁入,范和人口呈增长趋势。明初和清中后期,归善县内外管巡检司与平政司巡检曾三度选址范和,政治地位的提高也给范和带来了一定的人口增长。据考,当时范和地区的人口职业构成主要以田民为主,同时也有盐民和渔民,渔民多为无地者,不得不居住在海上。史料显示,当时范和的盐业主要为陈氏所垄断,其他大族如林氏皆以田产和渔业为主。据范和老盐民回忆,因盐民卑贱,且劳作非常辛苦,只有居住在范和边缘地区的贫苦百姓或较晚迁入的人才以晒盐为生。较晚迁入范和的人由于没有范和的田契屋所,不得不靠晒盐、捕鱼为业。

  “盐田的劳作非常辛苦。”范和村中的老盐民说,“以前在地方征丁都不会抓盐民。因为晒盐很辛苦,从早晒到晚,叫作‘晒丁’。要是抓了有经验的人,就没人耙盐了”。如此辛苦的产盐方式和范和的地理环境有关。据介绍,碧甲场所在的范和地区距海较远,形似带状,盐田深处内港湾,山脉多,且靠近农田,受淡流影响较大。尤其是范和等地,由于背靠山,并有水库,蓄水通过地下缓慢渗透,海水不断被冲淡,因而盐田海水盐度较低。据老盐民回忆:“以前晒盐也叫作晒沙,需先放水,铺好茅草,再把沙铺上去,流出来的水才能用来晒盐。盐池的水大约有几厘米深,通过太阳蒸发水,到达一定浓度才会产生结晶。”除此以外,旧时晒盐还需要用到一种黑色石头,这种石头需要开船出海50多千米,才能在岛上找到,再用人工拉到盐田处。

  据《两广盐法志》记载,雍正至乾隆年间(1723年—1795年),归善县碧甲栅盐民每岁负担丁漏课情形则是:“归善县碧甲栅,实征课银一百四十两五钱九分二厘。谨按壮丁一百零二丁,每丁编征课银四钱六分,其征课银四十六两九钱二分……嘉庆十八年(1813年)奉准将盐田三十一亩九分二厘改作稻田除编课银一两四钱五分八厘。”课税之重可见一斑。此外,官府对盐的管控也十分严格,清代时有巡丁编制。据《两广盐法志》记载:“碧甲栅巡丁二十七名,由场员督率在要隘处所查缉。”

  官府对盐业产销管制严厉,且盐是重税商品,盐民地位卑贱,劳作非常辛苦,各种压榨层出不穷,一度造成了“官逼民反”的局面。


罗岗围呈方形布局 惠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盐业落幕: 范和盐业几度兴衰淡出历史

  元、明代,惠州所属产盐销区史载不详。乾隆年间改埠归纲,粤盐产区埠地达粤、赣、桂、湘、闽、黔六省。据《广东通志》所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信丰、龙南、定南三县原食潮盐,此三县接壤惠州,距潮路远,转运艰难,就近改食惠州府盐场。这是惠属场盐销往赣南历史的开始。清代的《两广盐法志》则详细记载了碧甲栅产盐销区。归善县盐的运输为水、陆兼有,“碧甲栅在归善县属之平山,至省水程七百二十五里,向产生盐。坐配和平、龙川、信丰、定南、安远、龙南、连平、永安、长宁、归善、河源等埠。引余拨艚运省由大鹏经佛堂门、虎门查验,抵东汇关候配”。

  上世纪50年代,惠东地区为了增加税收,防止盐民走私,曾进行过归坨管理,分户分漏保管,采取公坨私堆,范和自成一个坨。到了上世纪70年代,范和设盐务所,牌匾至今仍留存于范和盐务所原址,当地成立范和盐业工区,管理范和盐业生产,将零碎的小盐田合并成大盐田,盐业生产红火时,盐町达40多公顷,每年产盐250多万千克。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广东省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了惠阳地区建制,盐业管理机构和所辖销区随之相应调整,广东省惠阳盐务局改称为东江盐务局,销区不断减少,范和也逐渐减少了盐田的生产,有的盐民弃盐经商或弃盐从工,有的纯盐民兼职其他行业成为半盐民,许多盐田改为鱼虾塭,盐田面积和盐产量逐年减少。

  据村民回忆,到上世纪80年代末,范和盐业开始改产,昔日的盐田被改造成养虾、养螃蟹的养殖场。至上世纪90年代,盐业生产进入低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范和彻底结束了产盐的历史。如今范和几乎已经没有盐田。数百年来,范和的盐业生产变迁几度兴衰浮沉,为这座古村落留下了浓重的历史人文印记。

  (指导老师/段雪玉 汪洁)

  范和村美景。 今日惠州网资料图

  文脉今夕

  古韵新风引游客打卡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范和村坐落于稔平半岛西北端,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超过600年历史。范和村至今保留着颇具规模的围屋、庙宇、古戏台、古祠等文物古迹,长期以来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大力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各类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记者日前走访范和村看到,村中已建有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特色公园等各类公共设施。走进游客服务中心展厅,可以清晰地了解范和村的历史人文底蕴;在崭新的猪山公园中,村民、游客悠闲散步;漫步村道间,可以看到两侧民房被改造成特色民宿……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范和村古韵新风交相辉映。“这几年村里村容村貌变化很大,道路、公园、绿化不仅让村民受益,还吸引不少游客过来游古村。”范和村村民陈叔对记者说,他的子女已在惠城区定居,本想把他接过去,但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他更愿意留在乡村生活。陈叔坦言,这几年村里开了不少民宿,经常看到游客前来问路打卡古围屋。“范和村的古建筑繁多,大多以明清时期建筑为主,包括罗冈围、吉塘围、长兴围等。”据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特色古围屋如今已成为范和村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遗产。

  从游客中心一旁的小山上望去,可将古围村罗岗围的壮观全景尽收眼底。罗岗围呈正方形布局,长宽均为99米,设有东、西、南、北4座门楼,由108间房屋相接而成。罗岗围坐北朝南,正门修建了一座瓮城用于防御海匪。走进围屋之中,巷道胡同纵横交错,将围村中数十座屋,上百间房整齐相连。记者看到,至今仍有一些村民居住在古朴的围屋中。“之前就听说过范和古村的美名,这次去海边途中路过稔山,就过来看看,这里的风景人文很有特色,值得再来。”游客李小姐赞赏地说。

  记者从惠东县稔山镇获悉,近年来,稔山镇致力推进长排村、范和村、芙蓉村及大墩村等4个村连片发展,形成“四星联珠”的发展格局。其中范和村以“渔歌唱晚,醇美古国”为主题,打造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片区。据介绍,范和村将重点推进范和古村落建设,着力抓好古围屋、古祠堂等古迹保护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工作,保障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刘康乐 黄格林 梁旭辉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