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东擦亮“蜂王行动”劳务品牌全力推进东西部协作
蜂王“引蜂”就业 蜂群“酿蜜”致富
1月20日,刘秀祥名师工作室惠东工作站在惠东荣超中学揭牌。该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惠州市惠东县与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两地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协作更进一步。
培育“蜂王”带动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
去年以来,惠东县全力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进一步深化劳务、产业、消费、人才、社会等领域协作。坚持以“外输内拓”作为东西部劳务协作重要抓手,协调两地人社部门,培育“蜂王”务工带动力,不断擦亮“引蜂、育蜂、筑巢、酿蜜”的“蜂王行动”劳务品牌。借助东西部教育“组团式”帮扶资源,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教学管理水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引导支持结对村因地制宜建设“我在贵州有个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经济收益反哺美丽园区的良性循环,助力望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未来,惠东县将围绕望谟特色产业,探索帮扶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广企、惠企到望谟投资兴业。用好“蜂王行动”劳务品牌,进一步做好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稳岗就业,促进增收等。
产业
73个“我在贵州有个园”成功投用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惠东县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寒露过后,又一个青柠檬采摘季到来。位于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的贵州中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打包。这些优质的青柠檬果实将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及上海、浙江等地市场。由东西部协作资金注入实施产业升级,当地青柠檬已成为知名品牌饮品的入库产品,价值明显提升。
这是惠东县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因地制宜建设“我在贵州有个园”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例子。据介绍,惠东望谟结对协作以来,惠东利用结对协作资金重点打造望谟特色产业,抓好项目建设,壮大园区生存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上述产业,就是惠东县投入600万元在蔗香镇建设的“柠檬园”。通过开展“我在贵州有个柠檬园”活动的契机,惠东、望谟两地共同协作,给予柠檬产业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整体良好发展的前端、终端给予扶持,牵线搭桥王老吉等企业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一批畅销饮品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也为青柠檬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现在,青柠檬园每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300余人次就近就业,助力当地脱贫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八步紫茶加工厂。
此外,惠东县村、企业、社会组织与望谟42个原深度贫困村和31个原贫困村结对,在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中明确每年度投入不少于1万元的捐赠资金。目前,通过开展“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组织捐款认建,实现73个“我在贵州有个园”成功投用。
近年来,惠东县围绕东西部协作共建“一县一园”紫茶产业园,采取“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配置、全利益链联结、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落实”方式,累计投入1900万元资金支持园区发展壮大紫茶产业。坚持“以大带小”模式,引入郊纳八步农业综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建立“大紫茶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郊纳镇11个村级合作社建成11个村级“小紫茶园”,有力有效带动脱贫户参与茶产业发展,涉及农户2157户9706人,其中脱贫户1166户5247人。
就业
293名“蜂王”带动8.6万余人务工
去年年底,惠东·望谟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投入使用。据介绍,该中心是集就业服务、劳动维权、望谟农民工之家,黔货出山农特产品展销及东西部协作联络会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中心还设置了外来务工人员暂住宿舍6间,总面积约197平方米,暖心解决务工人员的临时住宿困难。
就业是东西部协作工作的重要一环。据介绍,近年来,惠东县不断擦亮“蜂王行动”劳务品牌,惠黔协作之花为“蜂群酿蜜”致富添动能。
近年来,惠东县协同人社、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组成专班,与望谟县各村(社区)联动深入挖掘外出务工人群当中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有威望”人员,挑选有企业、人脉、就业渠道等“有资源”人员,纳入“蜂王”数据库管理。同时充分挖掘具有多家公司工作、多个工作岗位锻炼经历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有经验”人员,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确定为区域“蜂王”。建立双向信息沟通机制,“蜂王”依托企业、人脉、渠道等资源,鼓励其回乡带动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做到“家门口到车间头”全链条式劳务服务,在广东等地形成“村寨抱团”就业模式,稳岗就业成效突出。目前望谟籍惠东务工群众已增至603人。
针对“蜂王”在广东较多的特点,依托东西部协作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精准导入,确保每一名“蜂王”既有组织带动能力,又有技能传帮带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韧性。两年来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95.25万元进行技能提升培训。
近年来,惠东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0万元建成1个望谟县就业综合服务总站、159个就业综合服务站,投入200万元建成惠东“蜂王”就业综合服务站。县内服务站解决务工群众技术培训、就业信息、物流运输等问题,县外服务站解决待岗驻留、就业维权、再就业等问题,“全链条”式劳务服务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就业。据介绍,培育的“蜂王”293人分布在广东、浙江等地,直接或间接带动8.6万余人务工。
教育
探索构建两地线上线下联合教研机制
2023年8月,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望谟小组到惠东县开展教育讲座,活动邀请了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的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开展教育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教育协作,促进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推动教育协作双赢互惠,1月20日,刘秀祥名师工作室惠东工作站在惠东荣超中学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
去年以来,惠东县全方位搭建该县与望谟县教育协作平台,完善两地教育协作行动长效机制,推动两地教育互学先进经验,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惠东县选派2批教师26人到望谟县支教,望谟县选派2批教师20人到惠东支教。
惠东县围绕东西部协作共建“一县一园”紫茶产业园。
资金方面,截至目前,东西部协作资金累计投入1561万元用于望谟教育,惠东县累计向望谟县慈善总会捐赠资金160万元用于教育。惠东中学初中部、稔山中心小学、大岭中心学校等19所学校向望谟县结对帮扶学校捐赠资金88.563万元,捐赠物资13.01万元。
同时,惠东望谟两地结对学校线上线下相结合。2023年,共开展线上教学研讨14次、线下教学研讨51次、线下教师培训4次。未来,两地将继续推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培养,探索开展两地共建“名师工作室”“学科共联体”等教师培训,促进两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未来,将推进惠东县优质名校与望谟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结对协作、教师(校长)培训培养、职业教育交流,切实提升工作实效。同时,积极推进两地开展远程“双师课堂”(同步课堂)共建工作,为两地教师、学生间实时互动教学提供支撑。加强两地优质教学资源线上共享,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联合教研机制,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支撑作用,通过信息化共建共享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