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白盆珠镇党群合力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
90%常住家庭获评“五星卫生户”
近年来,惠东县白盆珠镇秉持“改环境、破旧俗、树新风、惠民生”的理念,以党建引领、生态保护、文旅结合为切入点,推动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焕然一新,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
白盆珠镇横江村白马河畔。
“345”党建活动引领打造共创共建小镇
“345”党建活动引领是白盆珠镇基层治理的一大亮点。
“3”指的是每周三开展党员清洁日活动,各村党组织动员全体党员组建志愿队伍参与人居环境整治。“4”指的是打造“四小园”,分别为花园、菜园、果园和公园,由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盘整自家闲置土地,截至目前已建成238个“四小园”、39个小园示范点。“5”指的是开展“五星卫生户”评比,动员全体村民参与文明创建,落实“门前三包”、禽畜圈养、室内卫生,从一开始的党员家庭带头全数达标到现在村民群众“户户参与、家家争先”,目前评选出的五星卫生户数占全镇常住户数90%以上。
通过“345”党建活动引领,杜绝了“自扫门前雪”的小农思想,营造了全民共创共建、互助互利的浓厚氛围,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提档升级。如今,走进白盆珠镇各村(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是家家户户门牌上的卫生星牌,是随处可见的“黄马甲”和“红马褂”。
投入约2000万元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
近年来,白盆珠镇投入约2000万元,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镇域内建有1座污水处理厂、23座污水处理设施,各村均设置3至5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卫生户厕普及率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此外,每年投入约200万元,对全镇的污水和垃圾进行全覆盖、及时处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实现森林覆盖率保持91%以上,水系水质保持II类水平。
镇党委制定《美丽乡村奖补方案》,建立完善人居环境整治奖补机制,以“小积分”激发党员干部的正能量,以“小奖品”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提升人居环境。截至目前,白盆珠镇已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沟塘河淤泥等10000多处,拆除废旧危房、废弃猪牛栏等1000多间。
卫生大治理和生态大保护让全镇面貌焕然一新,为广大村民营造了安全舒适、宜居宜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为涵养文明乡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村民们也自觉地保护环境、打扫卫生、进行垃圾分类,养成文明的习惯。垃圾有人管,污水有去处,环境更美丽,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文旅结合带动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白盆珠镇将文物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投入资金对苏联专家楼旧址进行修缮,结合周边古树,打造成“文物保护+古树风光+休闲娱乐”集一体的江畔古树公园。打造广东东江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茶廉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白马窑遗址公园和陶瓷标本库房;加快推进白盆珠水库环湖绿道和西枝江沿岸绿道建设。为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原有的农村公共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多元的农村文化驿站,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文化课堂、辅导培训等各式各样的活动。优秀文化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白盆珠镇实现了从“旧俗”到“新风”,从“外化”到“内化”的质变。
如今,白盆珠镇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当地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包容的心态推动发展,弘扬时代新风。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洪鹊儿 通讯员王金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