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独特魅力!惠东平海“鲤鱼”舞进课堂

  惠州日报讯 (记者蔡伟健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近日,惠东县平海镇在平海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与‘鲤’相约·传承有我”舞鲤鱼公益课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校园这一平台,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舞鲤鱼”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进平海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活动中,平海“舞鲤鱼”第四代传承人彭卫清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舞鲤鱼”表演。他手持鲤鱼道具,展现了“舞鲤鱼”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孩子们被表演深深吸引,纷纷鼓掌喝彩。彭卫清还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他用演出视频、道具,详细介绍了“舞鲤鱼”的历史渊源、表演技巧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舞鲤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学习“舞鲤鱼”。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 摄

  此次“舞鲤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许多学生表示,通过活动,他们对“舞鲤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新闻科普

  舞鲤鱼

  “舞鲤鱼”是平海镇保留最古老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之一,又称“鲤鱼追春”,起源于明末清初,据记载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平海镇西北村一带。舞鲤鱼分为16个表演小节(套路),以锣声为乐,鞭炮助兴,表演动作以模仿鲤鱼为主,绕圈形场地表演。2013年,“舞鲤鱼”就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传统艺术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蔡伟健)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