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东召开东亚江豚、黄唇鱼和中国鲎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在惠东成功实现人工繁育的黄唇鱼,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正式启动。
开展黄唇鱼保护性研究
据介绍,东亚江豚、黄唇鱼、中国鲎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因受长年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缩退,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影响,物种资源量均急剧下降。其中,黄唇鱼被列入“极危”和“一级保护”。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近50年黄唇鱼野生种群资源下降了90%以上,保护好这个物种迫在眉睫。
据了解,东亚江豚、黄唇鱼和中国鲎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团队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相关企业等10家单位的人员组成,专业方向涵盖海洋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等。项目预期在科学层面探明我国东亚江豚、黄唇鱼、中国鲎物种资源本底状况,解析其生活史和濒危机制,产出一些新方法和科学结论;在技术层面研发出高效的物种探测设备和监测评价技术体系,攻克黄唇鱼和中国鲎保育繁育与增殖养护关键技术,构建物种全程保护解决方案。
科研人员对惠东黄唇鱼人工繁育成果进行验收。
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企业深度开展黄唇鱼保护性基础研究,对今后黄唇鱼人工增殖放流以及野外生物种群恢复将起到关键作用。
去年实现黄唇鱼全人工繁育
去年12月29日,惠东县港口度假区召开黄唇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现场验收会。由广东水产学会组织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厦门大学、广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广东省现代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黄唇鱼保育繁育与野化驯养技术”的全人工繁育阶段性成果进行现场测验。
据了解,黄唇鱼是中国特有种,为名贵珍稀鱼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等级。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于2021年首次攻克了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难题,获得了子一代人工繁殖群体。经过精心培育,2024年4月成功实现了子一代黄唇鱼性成熟、自然产卵。截至2024年12月25日,成果完成单位共培育平均体重200多克的子二代黄唇鱼苗超22万尾,实现了黄唇鱼全人工繁育。
课题负责人、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颜阔秋介绍,近年来,该公司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在团队协同攻关下,实现了黄唇鱼的全人工繁育,为下一步规模化的增殖放流、恢复黄唇鱼的自然种群资源,提供了种源保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通讯员黎爱平 王显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