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薯香惠东 丰收共享” 2025年惠东县马铃薯文化节开幕
最大薯王体重超4斤
“哇!一个马铃薯有4斤重啊,太厉害了。”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惠东县铁涌镇小屯村片刻的宁静。昨日,“薯香惠东 丰收共享”2025年惠东县马铃薯文化节开幕,农业企业代表、马铃薯种植户等数百人参与。
2025年惠东县马铃薯文化节突出以薯为媒、以节扬名,政府搭台、薯农唱戏,不断提高公众对惠东马铃薯的认识,扩大“中国冬种马铃薯之乡”的知名度,拓宽马铃薯销售渠道。
惠东既是广东海洋大县,也是农业大县。“惠东马铃薯”获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冬种马铃薯是惠东县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惠东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从品种研发到深加工,从传统种植到农旅融合,马铃薯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小土豆成了大产业。
最大“薯王”奖3000元
“哇,大家看好了,这个是3.53斤,好大的马铃薯。”2025年惠东县马铃薯文化节在铁涌镇小屯村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全民薯王争霸赛精彩上演,马铃薯纷纷上称一决高下。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农户把个头最大、品质最好的马铃薯带到现场进行比拼,评委根据马铃薯的大小、重量等进行现场综合评审打分。在数百名观众的见证下,“薯王”前三甲出炉,重量分别为4.04斤、3.53斤和3.52斤,分别获得主办方颁发的证书和奖金3000元、2000元、1000元。
单薯重达4.04斤的“薯王”。
“刚出土的时候比现在要重一两多。”惠州市惠和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志强说,这个“薯王”是前几天挖出来的,水分流失了一些。自己种的马铃薯能获得“薯王”称号,何志强非常开心,他表示,要种出如此大且品相好的马铃薯,需要非常用心,“和这个‘薯王’同一窝出来的,还有3斤多、2斤多的,一窝都10多斤了,这个是最大的。”何志强抱着“薯王”开心地向其他种植户分享种植经验。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举行了保险公司与种植户、企业与种植户、企业与协会签约仪式,并现场直播收购马铃薯出货过程;举行了种植大户评选,评选出2024年种植面积前3名的种植大户,分别颁发证书和奖金5000元、3000元和2000元;邀请家乡青年歌手献唱。
马铃薯美食受欢迎
“这个慕斯蛋糕是用马铃薯做的吗?口感挺不错,很好吃,还有这个马铃薯挞,也很好吃。”活动现场设置了惠东农产品展区、马铃薯采收体验区、马铃薯烹饪展区、马铃薯直播带货区等,其中来自惠东的马铃薯美食吸引众多市民围观品尝。炒土豆丝、土豆泥、炒土豆片、薯饼、薯条,还有以惠东马铃薯为主要材料研发的糕点纷纷亮相,“薯”食诱惑,引得市民纷纷点赞。
薯农忙收“致富薯”。
惠州市乐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糕点展位很热闹,该公司研发经理马晓灵介绍,带到活动现场的糕点是公司自行研发的,以本地马铃薯为主要原料,刚展出就受到众多市民围观。马晓灵介绍,公司于2019年开始研发马铃薯糕点,如今已经有200多个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等地,每年仅马铃薯糕点产值就过千万元。马晓灵说,相较于传统原料制成的蛋糕,以马铃薯为主材料的蛋糕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绵密,保质期更久。
“马铃薯泥做得不错,口感很绵密,非常适合老年人吃。”当天,来自惠城区的杨秀娟阿姨和老伴一起参加活动,她几乎将现场的美食尝了个遍。活动现场,惠东县马铃薯协会组织多名厨师现场制作的马铃薯美食也赢得满堂喝彩。
近年来,惠东县致力于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涌现出惠州市乐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惠东县旭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延伸产品的公司,其中惠东县旭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马铃薯米”在现场受到众多市民关注。
接下来,市县两级部门将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创新等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渠道,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加强品牌宣传推广,让惠东马铃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种植户、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发展。
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惠东冬种马铃薯种植的历程来看,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2003年是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惠东白花、高潭两地开始种植马铃薯。20世纪70年代起,平海镇开始大量种植马铃薯,至197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257亩。到了1995年,惠东全县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62万亩。
马铃薯文化节上的“薯”食诱惑。
2003年至2020年为惠东马铃薯产业的成长阶段。惠东县探索“以点带面抓好生产基地建设”的模式,推动冬种马铃薯实现规模化经营。挑选平海鹧洞、铁涌黄坑、稔山竹园作为高产示范点,由县领导挂点,组织引导当地农民开展创高产活动。经过各地的种植试验后,惠东县重点打造以铁涌、平海、稔山为主的马铃薯生产基地。2012年11月,袁隆平院士专程视察了铁涌石桥村“两分地养一个人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对惠东“稻—稻—薯”的生产模式给予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
如今,惠东马铃薯产业正处在第三阶段,即转型升级阶段。近年来,惠东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四新”产业布局,推广冬种马铃薯深加工,做优马铃薯品牌,大力推进冬种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县涌现了3个冬种马铃薯专业镇(铁涌、平海和稔山)。
历经60多年的种植,马铃薯对惠东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它已经融入文化。2025年惠东县马铃薯文化节活动现场设置了马铃薯文化展览区。惠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马铃薯文化节,是惠东县坚持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该负责人介绍,2025年惠东县马铃薯文化节以“薯香惠东 丰收共享”为主题,精心策划了薯王争霸赛、文化展览、创意速写、采收体验、特色农产品展示等活动,既展现了马铃薯的多元价值,也弘扬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让马铃薯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惠东马铃薯产业和山海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产业兴、文化盛、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同时,惠东将以“绿色、创新、开放、共享”为理念,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挖掘马铃薯的历史内涵与民俗价值;另一方面,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探索电商销售、冷链物流等新模式。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叶衍达 通讯员傅剑锋 廖任平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