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大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点,值守人员顶住日晒雨淋,仔细查看过往车辆司机、人员的粤康码、行程卡;在社区村庄,“三人小组”随时待命,第一时间找到密接者做流调、核酸检测;在大规模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志愿者早出晚归,服务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惠阳区秋长街道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夺取“双胜利”,在决策指导、应急指挥、返岗复产上带头示范,充分发挥指挥员、战斗员、服务员的角色作用,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秋长街道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确保返岗工作平稳有序。
快速反应
1小时内可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
“你好,我们是秋长‘三人小组’,根据流调的大数据,你被确认为密接者,请不要惊慌,告诉我们你现在在哪里?”今年3月中旬,一名居住在秋长街道岭湖村长发村民小组出租屋的密接者,接获了秋长街道“三人小组”的电话后,留在家中等候“三人小组”前来做流调、核酸取样等,楼房周边也进行了临时封控。
罗志远是秋长街道办事处综合治理办副主任,也是“三人小组”成员之一。秋长街道是惠阳三个临深镇街之一,西湖村、白石村等与深圳坑梓街道接壤,两地商贸往来密切,这给秋长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平均每天有3000个大数据推送过来,这些都需要一一去排查核实,高峰期一天有9156个大数据。”罗志远说。
“三人小组”基于大数据排查,但还得依赖人工摸排核实,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让基层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如上述长发村民小组的密接者,“三人小组”第一时间到位后,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确保密接者和相关人员隔离观察。后经市、区疾控部门对其住所、活动场所进一步采样、复核,结果均为阴性。
从今年春节至今,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陆续出现疫情,罗志远等“三人小组”数十位人员,每天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立即清零、立即排查、立即管控已是家常便饭,从早上8点忙碌到深夜一两点,属于工作常态。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期,经常忙到清晨5点才入睡,8点又起来继续排查推送来的大数据。
“有时候回到家,屁股没坐热,电话来了,又得出发了,疫情防控松懈不得,必须第一时间处置。”罗志远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可以多点时间陪陪家人。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秋长街道科学处置了20余起假阳性、密接、次密的应急处置事件,设定16个核酸采样点,86个网格,688名点上信息员、志愿者,形成点点有指挥、格格有责任的上下联动机制,实现在1个小时内可立即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高效调度。2021年以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5次,大规模核酸检测10次,检测140万人次。
精准服务
防疫数据动态共享快速管控重点人员
“你好,请出示你的粤康码和行程卡,感谢配合!”在秋长街道白石村秋宝路防疫宣传点,秋长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卢勇年是这个宣传点的组长,在这个与深圳交界处值守,对来往人员、车辆严格采取“一问二测三检查四安置”四步法,有序开展人员信息筛查、体温检测、扫码核验、分类处置等工作。
类似白石村秋宝路这样的防疫宣传点还有白石洞、金湖两个,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白石村秋宝路防疫宣传点则是车流人流最大的一个点。每一个宣传点由秋长街道干部职工、派出所民警、交警、志愿者等组成,约30个人分成三班轮流值守。
这个片区位于秋长南部,拥有伯恩光学、华叶家博园等大型企业或大项目,工厂林立,商贸繁华,10多万人居住生活在这个区域,是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关注片区,出租屋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近年来,基于秋南片区出租屋多、外来人口多的特点,白石村核心片区在政府和公安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大石、公陂、角塘、塘井等4个出租屋业主委员会,各自组建群防群治大队,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实现业主“自我警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闭环管理,并在疫情防控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像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所在厂区目前在职员工约5.2万,环伯恩厂区有出租屋1500栋,出租屋流动人口约9万人。秋长对伯恩光学的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常态化防控,确保企业员工和周边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除了出租屋登记系统,伯恩光学在招工采集数据上同样启用了“惠瞳系统”审核比对机制,实现防疫数据的动态共享,快速有效管控重点人员。
今年以来,秋长街道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面对企业员工返岗复产,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前谋划部署,坚持同步服务好伯恩光学等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工厂车间生产繁忙如常。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守好入口关,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岗和疫情防控服务突击队下沉企业指导防疫工作,对返岗员工进行测温、登记、查验粤康码与行程卡以及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返岗工作平稳有序、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志愿服务
91支志愿服务队支援疫情防控一线
“大家排队时请注意间隔一米距离”“大爷,我来帮您申领核酸码”……3月15日,秋长18个核酸检测点上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为有需要的老幼孕等提供帮助,为群众耐心答疑,一个个“黄马甲”“红马甲”各司其职,为核酸检测工作迅速、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今年以来,秋长街道开展了多场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批志愿者主动参与,一呼百应,他们活跃在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等,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征途志愿服务队是秋长街道91支志愿服务队之一,负责人贺永胜曾在秋长一家吉他企业工作,后来自己创业销售秋长吉他产品。
这支志愿队成立之初,以文明交通、生态环保为主要志愿服务内容,在出现疫情之后,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秋长街道常规核酸检测点、疫苗接种点、大规模核酸检测点,都有征途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身影,去得最早、走得最晚,每天都有志愿者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
“今年秋长开展了多场大规模核酸检测,每次都有很多志愿者报名,除了现场维持秩序,还有志愿者专门去服务出入不便的老人,接送他们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贺永胜说。
在日常疫情防控中,秋长街道还活跃着一群巾帼志愿者,她们身穿橙色马甲穿梭在各大公共场所,“手把手”指导公共场所责任单位、市场经营主体申领及使用“场所码”。
她们线上、线下两手抓,一方面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阵地”,发动各大公共场所主动申领“场所码”;另一方面做实“线下服务”,走访沿街店铺、住宅小区、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宣传“场所码”使用的必要性及便利性,细致解读“场所码”申领途径及使用方法,并发放关于操作指引的宣传单张,面对面、手把手、点对点帮助各公共场所责任单位、市场经营主体完成“场所码”张贴及使用。
截至目前,秋长街道辖区、各大商场、中小学、医院等重点场所“场所码”均已覆盖到位。
据悉,秋长街道辖区注册志愿者超21600人,其中女性志愿者占比达60%,覆盖辖区11个村(社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学校、企业、小区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秋长志愿者充分发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纷纷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排查员、监督员、卫生员、信息员”。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林作栋 李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