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巧做服务“加减法” 按下审批“快进键”
制定实施惠阳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30个类别情形豁免部分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安排专人指导审批,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环评手续的办理进度;加强企业服务与帮扶,促进排污许可证审批提质增效……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近年来,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以下简称“惠阳分局”)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线任务,打出“环保服务牌”,做好服务企业“加减法”,一边高压“亮剑”整治污染、守护碧水蓝天,厚植生态底色;一边主动靠前服务、为企纾困解忧,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环评审批
对30个类别情形豁免部分项目环评手续办理
惠阳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来不来”,很大程度上跟这个地方的政策优不优、成本高不高、服务好不好、办事快不快有很大关系。就在去年,《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惠阳分局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提速提质工作方案》印发实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按下“快进键”。
审批指导“做加法”,不断优化“保姆式”服务。针对重点项目,惠阳分局安排专人提前介入,主动对接,通过电话沟通、线上问询等多种方式及时衔接相关部门,梳理项目手续办理情况,主动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单位,从业务、技术上积极指导项目责任单位准备相关资料,确保重点项目材料齐全、真实、有效、合法合规开展环评手续报批工作。
流程手续“做减法”,持续拓展“精简化”试点。结合相关审批文件与审批权限,惠阳分局简化环评手续,制定实施惠阳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30个类别情形豁免部分项目环评手续办理,拓展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对44个类别情形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规范重点项目环评分类指导。根据重点项目实际情况,对符合豁免或告知承诺审批的建设项目明确告知建设单位;对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指导建设单位在建成投产前完成网上备案;对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项目,指导建设单位及早启动、加快编制环评文件,充分保障区、市、省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工作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惠阳分局创新探索“快车道”,助推项目落地见效。做到即受理即审查,边公示边审查,同步通过一对一讲解、现场帮扶、召开专家咨询会、征求部门意见等形式帮助重点项目单位解决项目环评编制及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重点项目粤政易工作群线上集体审查制度,压缩集体审查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能,促进辖区企业尽快落地生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排污许可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提高排污发证效能
排污许可证制度也被称为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是以环境保护为最终目的,对排放主体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约束,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以来,惠阳分局以高效的排污许可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惠阳分局制定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持续强化排污许可证核发与复核质量,加强企业服务与帮扶,促进排污许可证审批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提高排污发证效能。”该负责人介绍,该局实行线上审核,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及时审查企业填报的产品产能、污染物排放、末端治理设施、排污口、固废堆场等生产及排污信息。开展排污许可线下现场核查,基于排污许可常见问题及排污填报情况,制定现场核查清单,采取企业对单自查、监管部门照单核查结合的方式,确保证本与现场一致。为了及时帮扶企业,创新现场核查方式,采取视频照片拍摄、线上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对填报信息进行现场核查,确保疫情影响、人力有限等情况下的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
2022年超额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登记任务
惠阳分局实行“保姆式”服务机制,促进企业立行立改。采取点对点服务,解答企业排污许可填报疑问,协助企业完成填报,有效提高填报效率及准确性。对于存在的问题,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包括现场核查发现的排污口不规范、平面图不一致等问题,帮助企业认真梳理整改清单,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强化持续跟踪机制,开展后续指导服务,敦促企业尽快完成整改,确保企业现状与排污填报一致,减少未按证排污的违法行为。建立许可证到期提醒机制,以短信、电话方式对许可证到期及许可证延续申请等进行提醒,引导企业提升证后管理水平。2022年惠阳分局指导帮扶逾400家企业完成排污许可申报。
同时,惠阳分局坚持日常与重要节点宣传相结合,全方位加强排污许可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在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提前、及早向企业宣传排污许可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自行对照名录判断许可类别,按规范如实填报排污信息。
在高效的排污许可服务的加持下,惠阳分局2022年超额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和登记任务:核发排污许可证334份,排污登记质量复核企业1331家,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双百”任务质量复核企业269家。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惠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