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区民政部门探索多元寻亲模式
近3年助115人团圆
“二妮,你还记得爸爸不?”失散15年,亲人终相聚。经惠阳区民政工作者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10月17日上午,在惠阳受助13年的安徽省涡阳籍受救助人员韩某芳终于与家人团聚,顺利踏上回家路。
记者从惠阳区民政部门获悉,2021年至2023年10月,惠阳共计成功帮助115名受助人员寻亲,让失落在外的游子找回亲人并重回故土。
工作人员锲而不舍助人寻亲
2008年,韩某芳与丈夫到深圳务工,夫妻在一次争吵后韩某芳走失,家人在深圳报警,但一直未有消息。
2010年6月19日,韩某芳在惠阳区救助管理站被救助。工作人员与其沟通过程中,发现她语无伦次,无法说明身份信息,疑似患精神疾病,韩某芳被送至惠阳区心理康复医院接受救治。托医期间,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对韩某芳开展身份信息问询,在各个信息平台展开寻亲,但始终未为她寻到亲人。
根据《惠阳区流浪乞讨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工作方案》,惠阳区社会综合福利院于2021年6月9日为韩某芳落户,并根据她自述的“韩艳红”作为她的姓名。
经过多年“一对一”寻亲沟通引导服务,工作人员初步辨别“韩艳红”是安徽人,并根据信息汇总向警方寻求协助。今年10月9日终于传来好消息。“我们查询到她与安徽省涡阳籍一失踪人员信息非常吻合。”惠阳区救助管理站迅速联系当地救助站,核实到她的真实身份信息。
“韩艳红”原姓名“韩某芳”,安徽省涡阳县龙山镇人。在两地救助站共同努力下,工作人员与韩某芳家属取得联系。至此,离家15年的韩某芳终于寻回亲人。
10月17日上午,千里迢迢赶来的韩父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看到走失15年的二女儿“二妮”出现在面前,泪流满面。“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这辈子恐怕都见不到二妮。”韩父动情地说。为表达感激之情,韩父将一面锦旗交到惠阳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手中。
尚有待寻亲人员25名
这样的团圆故事,还有不少。近年来,惠阳区民政部门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探索形成了“传统寻亲+智慧公安寻亲+互联网科技寻亲+志愿者合作寻亲”等多元寻亲模式。2021年至今,惠阳区救助管理站共协助成功寻亲115人,其中111人顺利回家,4人待护送。其中,2022年全年经区公安部门护送的18名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均寻亲成功。
“寻亲成功,离不开多方的支持与坚持。”惠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至2023年,共有39人落户安置,还有待寻亲人员25名。他们会继续努力,让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失散家庭实现团圆梦。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赖允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