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阳大力推进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多措并举促进个体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112家个体户办理“个升企”
12月14日,惠阳区领导督办政协重点提案协商座谈会召开,区政协5个重点提案之一的《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进一步盘活实体经济的建议》,由提案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认真办理,改善了个体户生存空间,在促进个体经济健康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对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对非主观故意、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减免处罚;实行“住所自主承诺申报制”,将住所登记“证明制”改为“承诺制”,很大程度放宽、简化商事主体登记住所材料。
个体户数量占市场主体比例超6成
2022年12月,惠阳区新阶联对惠阳区淡水街道及周边地域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考察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采访部分从业人员,了解个体工商户经营的难点与需求。今年初,在惠阳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区政协常委刘伙林代表区新阶联作了《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进一步盘活实体经济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之后转化成为提案并被列为区政协今年5个重点提案之一,由区市场监管局主办,区工信局、社保分局、税务局协办。
这份提案的内容显示,惠阳区共有市场主体接近9.96万个,其中个体工商户6.24万个,占到了市场主体的62.7%。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有5.3万户,而批发和零售业个体工商户4.08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65.4%。
惠阳大力促进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盘活实体经济。这是市民在逛街购物。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摄
惠阳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普遍不高,利润低,每个月经营收入3万元~10万元之间的占比达到60%,生存压力较大。同时,近半个体工商户认为,资金不足是限制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部分资金来源靠自身积累,不到10%的个体工商户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也较大,且实体店从选址到开业,需经过一个较长的筹备期,办理相关证照的手续较多,经营灵活性受制约。
刘伙林在提案中建议,优化行政服务和执法行为,运用说服教育、警示告诫、指导约谈、责令改正等柔性执法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同时,放宽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的准入条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原因,惠阳有些自建房及商铺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对房屋结构不存在安全质量问题的情况,相关部门应放宽个体工商户办理相关证照的准入。应允许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由原来的“先注销、后成立”改为“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刘伙林还建议,政府可出台针对性培育方案,加大对执着坚守、特色鲜明、新产业新业态等个体工商户的“拔尖”扶持培养,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分别立足于“活下来”“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进行针对性的培育。
近两年柔性执法减免处罚160宗案件
作为提案主办单位的惠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提案中提及“优化行政服务和执法行为”的建议,该局去年印发了《惠州市惠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2022年)》,其中包括免处罚清单、减轻处罚清单、从轻处罚清单和免强制清单,涵盖网监、广告、计量、价格、知识产权等多个监管领域,共计42个事项。自2022年至今年10月,惠阳审核通过的减免罚案件共计160宗。
对于个体工商户关注的放宽经营场所准入条件,其实早在2021年12月31日,惠阳就实行“住所自主承诺申报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事主体自主申报承诺住所,仅要求列入住所自主承诺申报负面清单情况的商事主体提交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住所证明,将住所登记“证明制”改为“承诺制”,已很大程度放宽、简化商事主体登记住所材料。
同时,从今年11月6日起,惠阳将被限定的四类行业——住宿业、餐饮业、美容美发业以及初级农副产品加工,不再作为住宅限制类行业,除住宅小区外的其他住宅房屋申请经营以上四类行业,正常给予登记。
允许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诉求方面,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惠阳已经全方位推动该条例落实落地,个体工商户可实现变更经营者在成立时间、字号、档案等方面的延续,截至今年10月底,惠阳个体工商户办理经营者变更业务785笔。
惠阳还全流程鼓励个体户升级转型为企业,对升级转型后沿用原有名称、住所的,适当放宽名称审核要求、简化住所证明材料,今年以来有112家个体工商户成功办理“个升企”。
会上,惠阳区工信局称,近两三年,惠阳积极推动商贸企业发展壮大,奖励金额超过了700万元,目前正在修订《惠州市惠阳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也会出台相关奖励政策。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