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阳镇隆长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兴隆: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兵支书”
在全市1000多个村党组织书记里,“90后”叶兴隆算是年轻的,但他的基层工作经验可不浅。2012年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2014年,24岁的他担任惠阳区镇隆镇长龙村计生专干,2020年成长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直以来,叶兴隆对基层工作富有激情,充满热情,而支撑他的不是荣誉和成绩,而是来自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就像他说的,“在村里随便走到哪家,都能喝到一杯热茶。”
叶兴隆。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提取集体公益金办理民生实事
长龙村地处镇隆镇南部,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国道205穿村而过。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托优越地理位置,长龙村成为先富起来的“工业村”,辖区目前有160多家企业。靠着出租厂房等物业,村集体和大部分村民小组的经济收入都比较可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约120万元;12个村民小组中,有3个年收入超过100万元,4个年收入在30万至100万元之间。
但是,部分村民小组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等、靠、要”的思想,还存在将集体经济收入“吃光”“分光”等现象,“造血”能力不足。如何让村民持续共享发展成果?这是叶兴隆成为村里“领头雁”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叶兴隆想到了集体公积公益金制度。“2018年村里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就已把这项制度写入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明确村组集体经济收益应先提取一定比例公益金再进行其他分配。”叶兴隆说,但因为各种原因,这项制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为此,叶兴隆组织召开了多场讨论,听取各方意见,最终明确提取的公益金仍留在各村民小组集体账户,但公益金的分配项目和使用比例必须由村党组织及村民小组共同研究审议,确保集体公益金的提取使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我们这个党群活动室就是用公益金建起来的。”长龙村板坑村民小组组长叶伟军介绍,有了这个活动室,村民小组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群众也可以到这里开展休闲文娱活动,“有了公益金,我们可以逐步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叶兴隆介绍,集体公益金主要用于村内公共设施、民生福利、乡风文明等普惠领域,如村民小组党群活动室、村道、文体公园、卫生站、便民停车场等民生设施的修缮提升,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用好资源打造美丽宜居宜业长龙
长龙村不仅有工业厂房,还是镇隆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全村荔枝种植面积约400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荔枝。”叶兴隆说,村里在做好荔枝种植、管理、销售等相关服务的同时,还结合实际打造了荔枝公园,既助力荔枝产业发展,也提升了村里的人居环境。
沿着荔枝公园人行道徐徐而上,目之所及都是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的荔枝树,树下因地制宜放置了一些休闲桌椅。“公园占地60多亩,有600多棵荔枝树,树龄大多在40年左右,以桂味和糯米糍为主。”叶兴隆说,从荔枝公园再往里走,就是田螺墩水库和白云嶂,接下来计划打造环水库绿道,串点成线,推动绿美乡村建设。
“荔枝公园建好之后,我每天早上都会去那里做做运动,很舒服。”村民黄玉娣说,“这几年村里环境越来越靓,村干部们出了不少力,确实办了实事。”
除了荔枝公园,近年来长龙村还推进国道205沿线整改、惠深高速公路出入口农房风貌提升、“四小园”、污水管网等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村民办实事,正是叶兴隆10年前选择回村工作的初心。当时24岁的他还未结婚,去做计生工作时感觉“好尴尬”,但他并没有退缩,坚持认真做好服务。后来,他又接手了民政服务工作,经常为困难群众跑腿办事,慢慢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甚至村民家里有矛盾纠纷也找他调解。
10年来,村里的每个角落叶兴隆都跑遍了,大事小情他也了然于胸。“了解越多,就越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叶兴隆说,接下来将进一步盘活山林资源,帮助村民增收,同时推动老旧厂房改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宜业长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通讯员惠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