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大高速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一期工程计划明年动工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视察,一致认为应尽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备受惠阳人民关心关注的惠大高速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惠阳计划分三期对惠阳段进行拓宽升级。该项目一期工程三和街道莲塘北路至淡水街道大门埔路段投入2.9亿元,计划明年动工建设,东西侧辅道各自调整为单向双车道通行。11月28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视察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工作情况,代表们一致认为,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安全隐患多,严重影响辅道沿线工业园区、居民的出行和生命安全,应尽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人大代表视察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工作。
现状
辅道急弯和路口多,交通事故频发
惠大高速公路北起长湖立交、南至惠州港立交,由北向南贯穿惠城、惠阳和大亚湾,全长54.88公里。惠大高速公路北起四环路南至疏港大道两侧设有平行高速公路的三级公路,路面宽度约7米,部分路段因地形所限,只在单侧设有辅道,是沿途村(社区)、工业园区等行人、车辆及非机动车的主要行驶道路。
其中,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沿途有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恒昂科技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京东惠阳物流园、普洛斯物流园也在辅道边上,沿线还有三和中学、泰雅实验学校、惠州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市新华职业技术学校、淡水旱塘小学、惠阳区第五中学等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碧桂园山河城、万科万荟花园、惠阳雅居乐花园等小区。
视察当天,参加调研的代表从淡水出发,沿着叶挺大道行驶至惠大高速公路永和出口,顺着辅道向南一直行驶至淡水街道大门埔路口。因路面狭窄,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行人、非机动车、公交车、小车、货车、泥头车等混行,急弯和路口较多,且没有安装路灯,自这条辅道开通以来,交通事故频发。
当前,惠阳正举全区之力建设深惠协同发展区,作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创新的试验场,努力承担起惠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桥头堡”功能,力争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到203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统筹打造“3+7”工业园区重要组团之一,也是惠阳全力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园之一。随着园区建设步伐全面提速,这个总规划面积超过21平方公里的园区,吸引来自深圳等地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优质项目扎堆落户,维尔科技、普盛旺、恒铭达等一批优质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作为园区重要交通通道的惠大高速公路辅道,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甚至成为制约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言
加装路灯增设港湾式候车亭
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工程北起惠州数码工业园互通南侧惠城区交界处,南至大亚湾开发区交界处,全长24.6公里。惠阳区制定了初步方案,考虑到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路线较长,穿越多个镇(街),涉及基本农田、惠大运河及衔接项目等,工程投资额大,故拟将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工程分为一、二、三期项目进行分段分项目修建实施。
一期项目为三和街道莲塘北路至淡水街道大门埔路,全长11.1公里,东西侧辅道各自调整为单向双车道通行,增设非机动车道、绿化带。这一段的工业园区、居民集聚区、学校最为密集,计划明年动工建设。二期项目为惠城区交界至三和街道莲塘北路,全长9.4公里,单侧扩建为双向四车道,增设人行道;三期项目为淡水街道大门埔路至大亚湾交界,全长4.1公里,单侧辅道扩建为双向四车道,增设人行道。二三期项目作为远期实施计划。
省人大代表罗先洪说,三年前惠阳就提出要拓宽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方案也多次改动,现在方案较为成熟,分三期实施。按照方案,即使拓宽了辅道,路面也不算宽,每天路面行驶车辆很多,附近居民、企业员工出行不安全,建议要加装路灯并完善交通设施,确保车辆安全通行和人员安全出行。
市人大代表刘云州说,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方案符合当下实际情况,辅道改为单行道,只能缓解较为突出的交通安全问题。随着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落户企业数量增多,可以预见路面车辆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目前的方案对疏导交通的作用不大,三五年后可能又要考虑新的解决方案。
惠阳区人大代表周伟胜说,受制于项目条件,目前的方案已经是当下的最优选择了。率先要动工的一期项目中,实施拓宽改造的11.1公里辅道是惠阳产业集聚区域,学校也多,主要考虑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学校路段会设置港湾式候车亭。一些关键节点在高峰期仍会出现拥堵,未来会通过优化交通组织、调整信号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叶茂庭说,惠大高速公路辅道惠阳段拓宽改造是惠阳老百姓很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接下来要加强监督,对相关议案的办理情况及时跟进,同时发挥好人大的桥梁作用,推动省市相关部门支持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宾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