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惠州市民关注的惠龙高速正式通车,惠州由北到南形成“1小时经济圈”。这一交通大动脉的开通大大提升了惠州南北快速交通能力,助力惠州全域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2年,广河高速龙门段通车,结束了龙门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8年,武深高速龙门段通车,实现龙门县城20分钟上高速;2020年,惠清高速龙门段通车,助力龙门进一步打开高速交通路网……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为龙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对龙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开发旅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完善全县骨架公路网布局,龙门围绕“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目标,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外联内畅”大交通体系。
惠龙高速红花顶隧道入口。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罗剑业 摄
惠龙高速通车后龙门将迎客流高峰
惠龙高速正式通车当天,不少车主去“打卡”这条新的高速公路。“整体感觉比较顺畅,惠龙高速接驳了武深高速,从龙门到惠州市区方便多了,时间也节约不少。”从惠城区回到龙门的车主叶先生对这条新开通的高速公路点赞;“我从泰美上高速到平陵,用时20分钟左右。”对于惠龙高速开通后所带来的便捷性,来自龙江的黄先生表示,与之前相比大概节省了20分钟。
作为此次惠龙高速通车的最大受益者,龙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文旅特色产业最先行动起来,除了事先发布各类龙门旅游攻略,安排企业组团到惠城揽客外,还通过网络发放“旅游护照”提供旅行优惠,全面“备战”惠龙高速通车后即将迎来的客流高峰。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路网。此前,因受交通条件制约,龙门旅游资源虽名声在外,却遭遇“山色虽好但山门难开”的瓶颈。破局正是从龙门积极构建外联内畅大交通网络开始。
过去十年,龙门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可谓一路快马加鞭。龙门投资约128亿元建成5条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140.3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全县“两横两纵三支”高速路网逐渐成形。2012年,龙门第一条高速公路广河高速全面完工通车,改写了当地无高速公路过境的历史,让龙门进入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2018年,武深高速龙门段建成通车,加速龙门与深圳、东莞等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2020年,惠清高速(汕湛高速龙门段)建成通车,使惠州市区到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的时间缩短至一个半小时。
有了交通路网的支撑,近年来,龙门依托星罗棋布、绵延百里的地热温泉和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全面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推动“体育+旅游”新业态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温泉+森林”旅游资源,打造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稳居全省十强。目前,全县有旅游景区20处、景点44个,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4家,国家5星级温泉3家。“之前因为路途较远,不少市民对龙门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温泉并不熟悉,惠龙高速通车后,不管是现实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被大大缩短,将为当地带来更多客源。”龙门县旅游协会会长李星凯介绍,以惠龙高速开通为契机,龙门正以路为纽带,将沿线众多旅游景区、景点、酒店、民宿、农家乐等串联起来,形成多样性旅游产品,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惠龙高速通车运营为广大市民驾车出行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惠龙高速通车后,惠州市区沿金龙大道快速路经广惠高速转惠龙高速前往龙门平陵等地将缩短至40分钟左右;而从龙门县去往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惠东县等地,经惠龙高速转惠大高速等用时只需1个多小时,惠州由北到南基本形成“1小时经济圈”。
惠龙高速仍图收费站路段。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罗剑业 摄
全力推进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
除了高速公路,当前,龙门还在完善全县骨架公路网布局,全力推进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
永汉镇是龙门旅游重镇,每到节假日,各条道路上随处可见来自省内的各地车辆。然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交通拥堵问题。2020年县内南油公路正式通车后,从永汉镇油田村到南昆山生态旅游区道路更加平顺安全,车程也由原来的40多分钟缩短至20分钟,大大节省通行时间,前往南昆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G355线龙门油田至永汉段改建工程被提上议程。G355线龙门油田至永汉段改建工程起于永汉镇油田村,经马星、上埔、下埔,终于永汉镇鹤湖村,全长11.68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25.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该项目于2022年12月动工建设,各项工作在全力推进中,整体项目预计2024年9月完工。届时,永汉镇交通拥堵的问题将得到缓解。
在龙城白楼至龙田西埔道路提升工程(简称“北延线”)项目现场,同样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紧张作业,施工人员在抢抓施工黄金期。
北延线项目是2022年龙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也是当地“生态田园·恬美瑶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其南接迎宾大道,北接武深高速龙田出口联络线,全长3.02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城市次干路技术标准建设。“北延线的工期比较紧张,为了加快进度,我们每天安排11台机械和35名工人施工作业。接下来,我们还会加大施工力度,确保今年底前建成通车。”北延线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沿途群众出行和生活,改善龙门对外交通状况,提升全县整体城市形象。
龙门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长温永生表示,G355线龙门油田至永汉段改建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为加快龙门县中西部和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龙城白楼至龙田西埔道路提升工程项目建成后,也将改善周边村镇生活环境,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对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龙门将投资106.73亿元建设46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打造龙门外联内畅的大交通体系,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同时,畅顺对接惠州各县区以及东莞、深圳等周边大湾区城市,为龙门经济社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相关新闻
龙门大桥预计明年6月完工
建设中的龙门大桥。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黄宇翔)桥梁是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龙门持续推进桥梁新建、危桥改造工程,建设群众心中的“放心桥”“致富桥”。目前,备受外界关注的龙门大桥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日前,记者在龙门大桥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机械轰鸣,高耸的吊塔来回运输,工人们忙碌地施工。
龙门大桥是龙门县2021年重点项目之一,也是2023年龙门县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龙门大桥西岸位于龙城街道戴屋村黄姜派,与S353线金山立交相接,跨越G355线及西林河,东岸位于戴屋村与龙门工业园内园区大道相接,桥梁总长约600米。其中,主桥桥长180米,引桥420米,按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主桥桥宽41米,引桥宽36米,投资预算2.18亿元。
“为了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即便在中秋国庆期间,主桥和引桥平均每天仍分别有二三十人在施工。”据项目建设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抢抓工期,龙门大桥索塔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推进主梁挂篮拼装、引桥及梁板架设等工作,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6月底可以完工。
龙门大桥是县内首座斜拉桥,在设计过程中加入不少龙门元素,将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新地标。“龙门大桥能实现西林河两岸道路的衔接,打通园区大道和新汽车客运站连接路,破解龙门县城东侧交通瓶颈,分流县城及绕城车流量,进一步优化当地营商环境。”龙门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长温永生表示,未来龙门大桥还将作为推动龙门东西片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为打造龙门县域环城路路网结构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