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龙门永汉镇官田村千人“抢炮头”

  古色古香的祠堂里,热腾腾的蒸气直往外冒,迈进门槛一瞧,烧水的、炒菜的、做饭的,大伙忙得热火朝天,好不热闹。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是龙门县永汉镇官田王屋村的“做棚”日。每年这天,村里都会上演“抢炮头”这一特色民俗活动,吸引了大批宾客慕名而来,成为该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炮头获得者争相兑换奖品。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做棚”是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棚”是龙门县民间习俗节日,是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棚”流行于永汉、龙华、麻榨等地,官田“做棚”民俗据记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做棚”一般在春节之后,各村选定一个固定日子,村民搭起棚架,准备好丰盛的菜肴、美酒,宴请亲戚朋友,后来,村民们把这种习俗简称为“做棚”。

  “做棚”期间,各村助兴的节目不尽相同。有的舞狮子、有的请戏班,永汉官田王屋村则有颇具特色的“抢炮头”。据村里老人介绍,“抢炮头”又称“抢猪仔”,是将绑着“彩礼”的冲天炮点燃后射向天空,随即落下。人们趁机争抢有标识的炮头。据说抢到炮头寓意全年顺利、好运、平安、发财。

  永汉镇官田村王屋村民小组每年“做棚”的活动地点都安排在有近500年历史的文佑王公祠前。晌午时分,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男女老幼近千人汇聚到祠堂门口,等待“抢炮头”环节到来。

  “抢炮头”的主力都是身强力壮的男子,他们三三两两地分散在炮头可能会降落的位置,一边谈笑,一边密切关注着炮头降落的方向。

  “啾—嘣”一声,“炮头”冲天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地面,参与者便一路欢笑拼命追炮、抢炮。随着炮头落下,一群人齐齐俯身抢拾,这一场面与橄榄球比赛的抢球画面颇为相似。经过一番激烈角逐,追炮抢炮的热闹场面结束,迎接大家的是兑换奖品的激动时刻。今年的奖品,主办方准备了3只猪、10只鹅与20只鸡,炮头获得者打开炮头中夹带的纸条,即可根据内文所示兑换丰厚奖品。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农村面貌

  当天活动吸引了许多广州、深圳、佛山、惠州其他县(区)的游客慕名前来。来自惠城区的黄先生带着一家三口前来感受热闹氛围。他说,在城里见不到这样的场面,民间文化的传承很重要,希望能一直保留下去。

  “官田‘做棚’风俗极具地方特色。”官田王屋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做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龙门县农村春节民间习俗,同时,“做棚”也是亲朋好友一年一次的重要聚会,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好平台,可以促进大家交流经验。

  “抢炮头”过后,王屋村“做棚”活动才算刚刚开始,应邀前来的醒狮队上台演出,精彩的动作博得台下阵阵掌声。趁着这热闹的“做棚”活动,永汉镇还将禁毒宣传工作融入其中,支起摊位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现场发放禁毒宣传资料500余份、小礼品200余份。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