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龙门重点培育8类人才队伍

  原标题:

  龙门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推进乡村振兴

  重点培育8类人才队伍

  “我从14岁开始跟着我父亲炒茶,没想到种茶、制茶还能拿奖。通过‘绿青改红’的方法后,既保留原有品质又消除入口苦感,毛茶更受欢迎了。”今年4月,南昆山第二届毛茶文化旅游节在南昆山毛茶文化体验营开幕,对张伟良、张伟辉等一批匠心种茶人和制茶传承人进行了表彰。

  此举是龙门县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以乡土人才培育为主线,发挥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破解基层人才短缺难题的有力举措之一。记者日前从龙门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自2023年8月出台实施《龙门县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以来,龙门县通过以产引才、以赛育才、以才引才的方式,建强乡土人才队伍,在人才流动、培养孵化、平台打造、环境优化等方面量体裁衣,优化乡村人才政策,为龙门推动乡村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注入一剂强心剂。

  刘俊鹏获评龙门首批“乡村振兴文旅致富带头人”。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龙门县南昆山毛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张伟辉近期获制茶传承人表彰。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院士工作站进企业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收

  2023年1月,龙门县首个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在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惠州兴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立,通过改善胡须鸡品种黑腹率,提升龙门胡须鸡的品质,2023年实现增收约3500万元;推动麻榨镇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柔性引才,针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麻榨杨桃,提供NFC鲜榨杨桃果汁的中试加工技术服务,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蓝田瑶族乡聚焦种苗科研攻关,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等4所研究院合作,打造首个“乡村实验室”,共同研发脱毒组培技术,成功培育黄金百香果1号脱毒种苗,每年可育苗13万株以上……

  近年来,龙门县坚持重点培育农业创业创新带头人、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乡村工匠、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卫生人才、乡村教师、优秀乡土人才、乡镇党政人才等8类人才队伍,引导人才入县下乡,进一步壮大乡村人才规模,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构建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振兴新格局。

  针对优势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龙门县聚焦“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升蜜、米、鸡、花、菜、果等特色优势行业人才竞争力,通过项目合作、兼职服务、周末专家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进符合龙门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型、创新型人才。

  以赛代训培育技能人才

  全牛宴、辣椒鸭、平陵肉丸、黄沙腐竹、双蒸鱼、平陵水糕……日前,平陵街道的厨师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力争在“平陵味·来”平陵街道第一届非遗展演暨“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美食节中拔得头筹。

  “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平陵美食文化,打响平陵厨师的品牌,大大提高了平陵师傅创新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陵名厨张师傅说。

  平陵街道借助举办平陵美食节庆的契机,以赛代训、以赛育才,开展“平陵味·来”平陵好师傅培育项目,率先选拔一批在厨师行业中“响当当”的人才,继承和发扬平陵美食文化,用创新融合来助力“粤菜师傅”工程向纵深发展,逐渐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乡土人才发展的工作格局。

  为深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龙门县制定《龙门县实施人才工作主体责任制评价方案》,县委书记示范带动31个党委(党组)书记打造年度人才工作项目,打造“一镇街一特色”。结合“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举办龙门县首届水泥建材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平陵街道“平陵味·来”平陵好师傅、龙城街道“城西建筑工匠村”技能人才精品工程,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和专家人才信息库,入库人才1.1万名。

  重点人才招引推动打响更多龙门品牌

  “小禾苗”承载“大梦想”。谈到龙门丝苗米的未来,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鹏脸上洋溢起骄傲的笑容。在国外留学毕业后,刘俊鹏选择回到家乡扎根稻田,将原来的家庭式小作坊企业,发展壮大成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年时间,他从最初的“学院派”变成了大米种植加工的行家里手,他及带领的公司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申请专利18项。

  “我觉得能够把龙门大米推向全国,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好的产品,对我的人生来说意义非凡,我感到非常自豪。”刘俊鹏表示。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刘俊鹏成为龙门首批“乡村振兴文旅致富带头人”带领农民走出一条科技发展之路,还吸引6名大学毕业生回乡发展。

  近年来,通过人才的牵引和带动,龙门县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打造区域公用品牌7个、“粤字号”品牌22个、“二品一标”认证产品38个。引进嘉义庄旅游综合体、梦想猪猪旅游度假区等14个文旅项目,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新增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乡村旅游自驾游线路2条;全县有乡村工匠民间美术(绘画)正高级工程师4人、副高级别画家7人,获得各类国家级文艺类奖项1项、广东省级文艺类奖项4项、市级文艺类奖项35项;2021~2024年龙门农民画共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奖项37项,人才聚集赋能“百千万工程”成效越来越显著。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钟琦 姚焕怡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