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龙门全力以赴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教育医疗齐头并进 桩桩实事惠民利民
民生实事紧密关联着百姓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回望过去一年,从县城水厂的升级改造,到推进龙门中学的升级改造;从龙门县总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的建成启用,到更多民生实事的扎实推进……龙门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精神,将办好民生实事、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了一份成果满满的民生答卷。
2024年龙门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龙门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龙门县落实落细各级稳就业政策,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完善青年创业就业支持工作体系,纵深推进“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0人以上。
龙罡职业技术学校效果图。(翻拍)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高质量办好省市县民生实事。完成县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增公租房100套、保障性住房80套,发放租赁补贴80户;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实行低保、特困人员精准动态管理,规范优化临时救助;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提供多样化普惠性托育服务,建成蓝田瑶族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完善养老服务网点。
教育方面,今年将完成县职业技术学校扩容提质、龙门中学升级改造等5宗项目建设;创建广东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验区、广东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完成龙江镇、蓝田瑶族乡教育强镇复评;办好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县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布局和结构,加快惠州市龙罡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等。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龙门县加快健康龙门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加大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与省市三甲医院共建临床科室21个以上,县域住院率达80%;建成龙门县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加快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改进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完成永汉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
民生样本
教育事业新举措
托管帮扶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9月2日,孩子们迎来新学期的第一天。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龙门县高级中学开学第一课在集中观看《可爱的中国》教育专题片中展开。影片中展现的祖国大好河山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迸发的磅礴力量,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子的心弦。
这是龙门县高级中学经中山纪念中学全面托管帮扶后,在校内开展的第一课。日前,中山市组团式融入式托管帮扶龙门县高级中学框架协议签约及人事任命仪式在龙门县举行,标志着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托管帮扶龙门县高级中学。此后,中山纪念中学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龙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龙门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此次托管帮扶工作对龙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借助中山纪念中学的帮扶,能让更多的龙门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可全面提高龙门县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带动全县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更加紧密配合、全力支持龙门县高级中学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提升龙门县高级中学办学水平,助力龙门教育质量实现新飞跃。
龙门县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各类教育硬件设施。记者日前走访了龙门县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龙门县龙罡职业技术学校新建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吊塔矗立、机器轰鸣,主体建筑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加快施工。
“目前,体育馆与4栋宿舍楼主体已封顶,食堂、教学楼、实训楼正在开展基础施工。项目预计今年12月通过办学评审验收,取得办学许可证,力争明年9月1日正式开学。”龙罡职业技术学校筹建小组副组长欧妙嫦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学校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体育馆、文体艺术中心、科技教学楼等。学校拟规划192个班,专业设置为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大健康专业群。
龙罡职业技术学校落户龙门,将有助于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推动教育公平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惠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水平,通过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职业技能人才,满足地方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就业市场需求。
卫健事业新成果
组建“3+16+154”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龙门县于202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家县级医疗机构“三个牌子、一套班子”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深度优化整合医疗资源。“三院”合一不仅使龙门医疗服务体系得到改变,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也得到进一步满足。
目前,龙门县总医院还与全县16间乡镇卫生院、154间村级卫生站组建成“3+16+154”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实行县、镇、村一体化管理,从而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
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永汉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
“如今,在卫生院可以完成一级手术,患者无需出远门,无需过多等待,基本当天就能完成,术后换药也是随时可以过来,非常方便。”李波是龙门县总医院泌尿外科负责人,也是下沉到永汉镇中心卫生院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医共体建设给基层群众就医带来了很大便利,减轻了他们外出就医的成本。
让永汉群众更欢喜的事情还在发生。9月9日,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永汉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顺利完成搬迁,并开始运营。该院新院区的正式启用,是龙门县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以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将极大优化龙门县南部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显著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位于永汉镇永南路120号,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2.7亿元。院内设有门急诊大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配备高精度的CT、数字化DR等先进影像诊断设备。规划床位300张,病房设计宽敞明亮,设施完备,预计年门诊接诊量可达30万人次,住院患者接续能力可达3000人次,可满足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整体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指定龙门县总医院派出管理团队、专科骨干团队进驻,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弥补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的短板。同时,协调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科帮扶团队驻点帮扶,不断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面,龙门县近期可谓好事连连。
9月5日,龙门县人民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将对龙门县总医院开展托管工作。此次托管将推动龙门县总医院弥补建设管理短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带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龙门县委、县政府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沟通协调,高标准、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切实推动各项事宜快速落地、早见成效,谱写龙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