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龙门县抢抓环“两山”引领区建设机遇
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西林千里灵秀,南昆百里叠翠。龙门县历史悠久,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近年来,龙门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落地见效,通过绿美龙门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等多方面激发全县发展新活力,为龙门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注入强大动力,力争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实现新跨越。
当前,龙门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抢抓环“两山”引领区建设及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等重大发展机遇,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龙门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畅享公园绿地带来的生态之美。
实体经济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龙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毗邻广州都市圈,坐享珠三角核心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双重红利,生态优美、交通便利。近年来,龙门县积极响应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加速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坚定不移地壮大实体经济。
龙门县一直坚持把惠州龙门产业园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主引擎”“主平台”“主战场”,通过优化园区布局,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PET新材料、厨具设备、装配式建筑等产业集聚区。2023年,龙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54.68亿元,实现了“双过百”的优异成绩。
今年,龙门县秉持“向新而行”理念,继续发挥惠州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龙门片区带动作用,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优质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壮大医药与生命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装配式建筑、新材料、新型储能、厨具设备等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并探索发展低空经济。县内企业在政府部门支持帮助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今年1至8月,全县引进工业项目23宗,总投资44.66亿元;新增工业用地23宗,面积980亩,同比增长873%;完成工业投资30.34亿元,同比增长19%。
当前,功能性薄膜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今年以来,龙门县着力把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发展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产业,出台《龙门县关于促进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招引功能性薄膜及上下游产业项目28宗,总投资74.93亿元,其中功能性薄膜新材料项目19宗(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投资53.35亿元,涂布生产线约250条,培优做强县域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广东中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落户龙门的企业。一期项目于3月签约,二期项目于5月签约,总投资7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公司主要生产不干胶纸、不干胶薄膜及定制不干胶材料等产品,计划设置22条涂布线,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10.4亿元,年税收2900万元。
“龙门建立了全流程跟踪服务机制,推行高效的行政服务,实行‘保姆式’服务和‘零距离’服务,全方位保障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自签约落户龙门产业园区以来,企业切实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感受到龙门“快人一步”的营商环境。如今,龙门县着力引进功能性薄膜新材料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并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坚定企业在龙门投资发展的信心。
龙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对大米进行检测。
绿美生态
绘就绿美发展新图景,推动生态与经济双赢
蓝天、碧水、净土……生态龙门蓝绿交织。生态质量持续领跑,离不开龙门县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努力付出。
近年来,龙门坚持以绿为美,聚焦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充分发挥林长制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绿美龙门生态建设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今年1至7月,龙门实现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3个指标全市第一。近期,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惠州赛区海选活动中,龙门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优胜奖,将代表惠州参加全省总决赛。
为了让城市增添更多盎然绿意,龙门一直积极推深做实林长制各项工作,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行“林长制+”工作模式,推动龙门林业生态从“绿起来”到“美起来”,助力绿美龙门高质量发展。今年,通过实施“绿美龙门·花美乡村”生态攻坚行动,全县组织义务植树1000余场,发动近3万人,植树26.2万株,完成年度任务570%。
龙门县城人民公园作为龙门老城区的绿色客厅,于今年初正式对外开放。人民公园的建成开放不仅满足了市民健康休闲等多方面需求,还进一步改善提升了龙门城市环境和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畅享公园绿地带来的生态之美。
此外,龙门还以绿化为抓手美化优化农村环境,突出典型示范,建设乡村绿化典型村。
平陵街道山下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也是第三批国家级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山下村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提升整体价值、连片连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过程中,也在绿美生态建设上铆足了劲,通过持续开展植绿、护绿活动,握住绿美产业“钱袋子”,打造绿色宜居“福窝子”。经过多年建设,山下村颜值和产值不断提升,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坐拥优质的生态资源,如何用好并创造绿色财富?立足自身实际,龙门谋划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并加快培育食品加工业。
龙门拥有丝苗米和三黄胡须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茶叶产业园和蜂蜜产业园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接下来,龙门将着力做强培优四大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米蔬茶果鸡蜜”等农特产品,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在招引农产品深加工、饮料等项目方面,龙门近年来的努力同样有目共睹。目前,广东大芹威士忌蒸馏厂项目已全面施工,致力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威士忌产业园;王老吉“龙之蜜”蜂蜜醋饮料正式上市,正与美宜佳品牌连锁公司洽谈“龙之蜜”投放到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事项,力争早日在电商平台销售。
航拍龙门县城。
和美乡村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5月,龙门县在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成为惠州市唯一入选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近年来,龙门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总抓手,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抓,以可知可感的变化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过去一年,龙门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为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龙门投入10.42亿元完成人民公园等22宗项目建设。在乡村建设方面,龙门深入推进国家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全县已完成3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方案修编;建设“四小园”392个;永汉镇顺利完成美丽圩镇省级典型镇建设。如今,龙门全部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10万+”,其中106个村突破“20万+”。
就如何加快补齐乡镇基础设施短板,一方面,龙门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今年拟投入5.15亿元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项目9宗,1至8月完成年度计划约69.24%。稳妥引温泉入县城,县城供地热水建设工程进度57%。升级改造县城老旧街区,激发县城商贸活力。在龙城街道谷行街和城东路,龙门县古城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火如荼进行中。在大力推动旧城区改造的同时,龙城街道还持续推动“六乱”整治,扎实推动市容市貌治理,常态化开展背街小巷卫生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城镇风貌颜值。
另一方面,龙门正着力全域建设美丽圩镇。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一镇一方案”,抓好“1+4+1”典型镇和重点提升镇建设,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增强小镇辨识度,狠抓“六乱”治理,塑造有特色、有主题的靓丽圩街面貌。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永汉镇启动了多项品质提升改造工程。其中,增龙路段创新打造的“猫街”尤为引人注目。如今,圩镇街道两旁,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猫形塑像栩栩如生,不仅为永汉镇增添了新的街景风貌,更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网红打卡点。通过特色街道的品质改造升级,永汉镇不仅实现了沿街管理有序、立面整新,还全面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此外,龙门县还注重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推进“三线”整治、巩固农村“三大革命”成果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
在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中,龙门选择在典型镇村、重点提升镇村、重点“四沿”区域、环“两山”引领区等重点地区逐步推进。截至9月20日,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9867栋,完工率91.57%;完成“小披檐”改造5819栋,完工率89.84%。当前,龙门巩固首批7个省级典型村培育成效,打造组织强、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特色精品村”的同时,致力培育新一轮24个省级典型村,把7个重点提升村建成“美丽宜居村”,培育支柱产业村20个。
民生实事
教育医疗齐头并进 桩桩实事惠民利民
民生实事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同时也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过去一年,从县城水厂的升级改造,到推进龙门中学的升级改造;从龙门县总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的建成启用,到更多民生实事的扎实推进……龙门县将办好民生实事、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了一份成果满满的民生答卷。
9月2日,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龙门县高级中学开学第一课在集中观看《可爱的中国》教育专题片中展开。这是龙门县高级中学经中山纪念中学全面托管帮扶后,在校内开展的第一课。
教育是民生大事。近年来,龙门县把促进教育新发展作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积极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日前,龙门县与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签订框架协议,全国名校中山纪念中学与龙门县高级中学全面建立托管帮扶机制。通过中山纪念中学的帮扶,让更多的龙门孩子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可全面提高龙门县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带动全县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龙门县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也不断完善各类教育硬件设施。为改善学生学习条件,龙门县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参与捐赠空调活动。目前,全县68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将陆续实现教室、宿舍空调全覆盖,极大改善全县学校办学条件,为师生送去清凉和舒适。
医疗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龙门县于202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通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三院”合一模式,建设龙门县总医院,使龙门医疗服务体系得到改变,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面,龙门县近期可谓好事连连。9月5日,龙门县人民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将对龙门县总医院开展托管工作。此次托管将推动龙门县总医院弥补建设管理短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带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9月9日,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永汉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顺利完成搬迁,开始运营。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2.7亿元的龙门县第二人民医院,预计年门诊接诊量可达30万人次,住院患者接续能力可达3000人次,可满足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该院新院区的正式启用,是龙门县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环“两山”引领区建设以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将极大优化龙门县南部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显著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