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城西村:村庄一步一景 “村咖”成网红打卡地

原标题:

龙门龙城城西村借“百千万工程”东风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美丽庭院“村咖”飘香 点“靓”乡村振兴画卷

  闲置农舍变身乡村特色民宿,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咖啡馆、生态采摘园,平整干净的沥青路直通村内,道路两旁的树木葱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走进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一幅风景秀丽的生态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前这里因出木匠、建筑工匠而颇有名气。近年来,借助“百千万工程”东风,城西村聚力绿美乡村建设,打造农旅综合体项目,带动工匠家门口就业,形成独具人文特色的乡村风貌。

  “美丽庭院”成乡村旅游新名片

  城西村的美丽蜕变得益于该村2022年引进的龙门县百果里农业综合体项目(以下简称“百果里”)。在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向村民租用了500多亩闲置地以及11栋闲置农房,同时还将通过合作方式每年给村集体固定分红。

  今年以来,百果里内悉心打造的寻味馆庭院、果里小馆庭院、半盏时光茶啡馆庭院以及果里书屋庭院均被授予镇级“美丽庭院”称号。这些庭院以独特的魅力,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城西村半盏时光茶啡馆庭院已成为龙城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通讯员黄丽丽 摄

  在半盏时光茶啡馆里,一株四季开花的三角梅,挺着优雅身姿伫立于庭院之中,将游人聚拢在周围。

  眼前这座绿植花卉与人文气息相融的特色庭院,谁曾想到前身竟是菜园和鸡圈。“我们将原来农舍的工具房改造成眼前的咖啡馆。菜园则打造成一座惬意庭院,作为游客来百果里喝咖啡和围炉煮茶的打卡点。”百果里项目负责人陈海强介绍,为增添庭院人文自然氛围与乡土气息,在建设过程中,园子里移栽种植了富有乡土气息的桂花树、柿子树以及常年开花的三角梅。配合青砖土瓦做成围墙和入口,老旧石条铺设的道路以及颇有古韵的木板雕刻成匾,都为庭院风光增添了浓浓乡愁。

  凝聚“工匠力量”建设美丽乡村

  走出百果里,在城西村乡间道路上,随处可见别致的花草景观和墙绘壁画,让人心情愉悦。景观虽是简单绿化和废旧瓶罐的再利用,但匠心十足,颇具意境。这些景观的设计思路来自城西村人,材料也大多来自城西村。

  20世纪80年代,城西村就以木匠、建筑工匠的精湛手艺驰名远近。近年来,城西村成立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农民工匠协会,以“党建+协会”管理模式,着力打造城西工匠精神,将“单打独斗”的城西村工匠们团结起来,在“家门口”承接工程,逐步实现技能成才、技能致富愿景。陈海强作为协会新任会长,正积极鼓励成员们在村道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工作中贡献力量,通过“绣花功夫”把城西村打造成一步一景、宜居宜游宜商的花园式村庄。

城西村堪称一步一景,即使是尚未完工的村庄一角,也见匠心。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通讯员黄丽丽 摄

  “经过多年积淀,‘农民工匠’已经成为城西村的招牌,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也树立了榜样,鼓励更多村民通过双手过上好日子。”城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火生表示,工匠们正以“我的家乡我建设”的热情,投身“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不断刷新村庄颜值,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新景。未来,城西村还将积极组织发动党员、群众等各方力量,凝聚起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为建成“一步一景”的村容村貌,形成农旅融合发展产业态势群策群力。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